惠民保的未来是十分可期的,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中国太保这样的头部险企所面临的前景是巨大的。

文/每日财报 张京

 

“共同富裕”现已成为全社会重要热议话题之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定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社会主要的发展趋势。而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与职能决定了其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风险损失补偿和资金融通作用。

 

普惠型保险业务因性价比更高、覆盖人群更广等特点,在国家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比如各大保险公司此前大力推广的百万医疗险、百万意外险和百万重疾险等,还有近两年关注度更高、各地热卖的惠民保。

 

事实上,“惠民保”的快速兴起与民众健康保障意识加强、政府职能转换、国家基本医保改革及保险行业自身求变有关。另一方面,基本医保待遇清单的实施、国家药品集采等方面的改革亦是催生“惠民保”这一保障模式的直接因素。

 

较为明显地感受到其发展是在去年,惠民保开启了一波井喷式的爆发增长。进入今年以来,惠民保也没有停下迭代步伐。特别是今年4月份由中国太平洋保险(以下简称“中国太保”)首席承保上线的上海“沪惠保”,创下超700万人的参保记录。还有7月份刚落地的中国太保参与承保的“北京普惠健康保”,从上线初期就开展强劲。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出现了近140余款惠民保产品。

 

眼下,大多惠民保产品形态日渐成熟,保障范围也再扩大。同时,各地项目也在普遍降低投保门槛,不仅放宽年龄、职业等方面的限制,甚至有地区还允许带病投保。而除了其本身发展演变,市场反应和参与主体的策略变化,亦都在推动着惠民保不断发展。长远来看,惠民保的未来是十分可期的,而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如中国太保这样的头部险企来说面临的前景广大。

浙江两款“惠民保”升级翻新

10月25日,由中国太保主承保的“浙里医保·惠衢保”(以下简称“惠衢保”)2022年度投保续保工作正式开始。

 

《每日财报》了解到,相比2021年款的“惠衢保”,2022年款进行了较多优化升级。从原有4项保障责任整合、住院自负费用保障、药房购药费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此外,新款“惠衢保”还将省外看病住院自费药费和其他自负费用的报销全部纳入“一站式”理赔。也就是说,对于自负医疗费用,直接刷医保卡结算,即享受“刷卡即报”,“惠衢保”定点药店购买指定的特殊药品目录内的药品费用也可在药店报销,切实解决了“看病垫资、理赔跑腿”问题。

 

回顾“惠衢保”去年表现,令人欣慰的是,2021年全市投保人数达169.19万人,投保率达73%。截至10月20日,“惠衢保”享受待遇人数3.02万人、共18万人次,结算报销款8737.3万元,赔付率51.6%,赔付率和惠及面占比均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10月27日绍兴市“浙里医保·越惠保2022”将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开通,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

 

“越惠保”过去表现方面,共有306.8万人参保,参保人数位居全省第二,参保率达67%。截至10月20日,共理赔4.7万人,18.1万人次,赔付金额1.86亿元,已赔付水平高于全省平均值。经测算,“越惠保”全年赔付金额将达到2.77亿元左右,赔付率将达到90%左右,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较好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赢得参保群众的认可和信任,社会反响良好。

 

与“惠衢保”一样,在保障方面有明显扩大,缴费标准仍为每人每年100元,最高保额仍为150万元,投保继续坚持“零门槛”,不设置年龄、既往病史、健康状况、疾病风险和职业类型等前置条件。此外,2022年的参保中增加了鼓励连续参保和新生儿中途参保政策,对连续参保与新参保人员,将实施“连缴多得”的差别化保障待遇政策。

惠民保时下爆发正逢天时地利

有一说一,不分地域。“惠民保”产品确实给城市保障送来了很多温暖,但毕竟兴起时间不长、成熟度有限,对于参与的保险公司来说也是摸着石头在过河。

 

比如国庆前,“沪惠保”公布的理赔数据就引发了社会热议。数据显示,“沪惠保”自7月生效以来,已累计赔付保险金额1.28亿元,受理理赔服务25400人次。相比首月,赔付金额月增幅506%。业内人士计算,“沪惠保”2个月总保费收入8.5亿元,即使后续赔付率持平,满期赔付率也将在90%以上。按这个赔付速度,“沪惠保”的风险敞口开始被担忧。

 

其实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第一,于属性层面。各地“惠民保”之所以能爆发增长,除了上文提及一些社会方面因素推动,还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覆盖率较低有关,要知道原有商业健康险保障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群体,对于老年群体,“惠民保”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商业健康险的保障空白。最重要的是,“惠民保”的普惠性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相符,同时对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重要作用。

 

所以,如何让“惠民保”继续走下去、走得好,一定是各级政府及保险机构必须要落实的民生课题。这也侧面回答了,为什么惠民保沉寂了好几年,才于去年真正井喷,正是契合了当下社会形势或者说土壤环境。而对各级政府而言,为商业保险机构“铺路”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有力度的支持乃至深度参与。

 

第二,于业务层面。就现阶段全国惠民保赔付情况来看,有的地方赔得太多,而有的地方赔付又太少。很容易理解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赔不出去,那就不能称之为“惠民”。可“赔穿”了更不一定是好事,试想一款惠民保产品遇上理赔高峰,保险公司肯定承担较大理赔压力,到次年续保时,产品基本会采取风控措施,比如大幅度涨价,甚至直接停售不续保,这对消费者并没有益处。所以显而易见,问题关键是在于如何精准定价上。

 

外界所不知的是,惠民保属于健康险范畴,不同于寿险或财产险的专业领域,精准定价难度较高。同时目前国内健康险领域缺少精准定价的基础,主要依据样本或总体过往风险发生率(或赔付率)和医疗费用成本定价。

 

其缘由在于,目前各地“惠民保”产品在保障责任上覆盖住院、门诊特病、特药这三部分,其中少数地方覆盖不全面。在住院和“门特”责任上,今年落地的惠民保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基本覆盖了医保外自费责任。而惠民保因其独特属性,将医保外自费部分纳入惠民保的责任中来是必要的,可如何纳入却是个问题。

 

因为基本医保制度自1998年建立之初,就明确了“要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的服务范围和标准”,包括“三条线”、“三个目录”、“一套支付方式”等关键政策,这是基本医保稳定运行至今的基础。但另一面,政策过大过泛的保障范围又是让商业健康险“无所适从”的关键。

 

“惠民保”也一样,如“沪惠保”的住院责任仅覆盖自费部分2万免赔额之上的医疗费用,两个月赔付就用掉了总保费不少。其实就是因为医保外自费部分毫无范围限制。看医保三个目录中,药品目录总量2800种,而自费药品总量多达19万种,其中大量的新药、昂贵药都在自费药品之列。

 

因此,“沪惠保”在自费目录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结果基本是“遍体鳞伤”。所以,地方政府和中国太保等承保机构已经高度重视了这一问题,只有充分研究医保外责任的风险特征,建立自费项目的正面清单和调整机制,才能让“惠民保”长久发展。

 

太保在优胜略汰的背后

其实当下值得欣慰的是,不管从7月的北京普惠健康保还是浙江2022新款的“惠衢保”或“越惠保”,都可以小窥大,我们能够看到惠民保在短时间内就作出了关键改变,出于风险控制及亏损等层面的考虑,在定价等多方面亦更合理。

 

再回看“沪惠保”特点,更具优势的是,由于用户扩展能力更强,最终参保人群能突破城市人口的30%,这也真正能保证保费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快速的大涨,亦不会牺牲用户权益。

 

全局来看,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虽然一些惠民保产品定价逐渐走高,但相比商业保险,这一产品的门槛还是极低的,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而站在中国太保这样的险企角度而言,惠民保产品的推广又是一个很好地接触用户的途径,同时也是能够开展用户教育的一大场景,具有深邃的长期价值。哪怕到现在仍可能存在一些小问题,但随着监管与指导层面的完善,相信惠民保的发展会彻底步入正轨。另一方面,惠民保部分城市的短期亏损,会导致国内有同质化产品的中后部保险公司迫于压力退出该市场,这对于中国太保这样的头部险企长远而言是更有优势的。

 

中国太保较为有远见的是,其惠民保策略是基于各个城市实际情况进行“一城一策”产品定制。扩大受益人群,基本做到非标体、带病、高龄人群可保。真正实现“不限年龄、不限职业、全民可保”,切实解决弱势人群的医疗保障需求,改善民生。对其自身而言,“一城一策”除了与同行其他险企能够产生布局差异化之外,更意味着赔付风险的绝对可控。

 

未来可以预见,在时间和市场的大浪淘沙下,保障范围与服务回归到用户这一本质上的产品,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而只是为了竞争才推出的相关产品,也逐渐会被消费者所淘汰。在这一优胜劣汰过程的背后,三十而立的中国太保亦将稳中求变,脚踏实地,在“稳”字当前的基础上夯实行业地位,更好的惠及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