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燕之屋能成为“燕窝第一股”吗?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12月1日,厦门证监局披露截至11月29日的厦门辖区IPO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其中,燕之屋的审核状态为“辅导备案”,这也意味着燕之屋再次提交了上市相关申请材料。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燕之屋的IPO之路十分坎坷,从港股回归A股,今年9月份撤回申请,如今再次启动。燕之屋为什么矢志不移地冲击资本市场?前几次失败的原因又有哪些?此次上市,燕之屋已经将路障清除干净了吗?

上市经历一波三折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燕之屋在全国拥有门店数超过500家,开始筹谋赴港上市。可惜的是,去年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的“毒血燕”事件爆发,国内一度叫停所有海外燕窝的产品进口,燕之屋就此终止上市计划。

港股IPO无果而终后8个月,燕之屋迅速转回国内资本市场,于2021年12月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书,这次拟募集10.19亿元,主要投向“生态产业园”、“燕之屋研发中心升级”、“营销网络建设及品牌”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今年4月22日,证监会公开连发57问,直指燕之屋营销、食品安全以及关联交易等问题,将其推上风口浪尖。到今年9月22日,公司在上会前夕主动撤回了申报材料。

燕之屋给出的理由是,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并综合考虑公司自身实际情况、发展规划等因素,所以申请撤回了上市申请。

3年近7亿广告费 护城壁垒有限

实际上,就公司业绩来说,这是一家好公司。

《每日财报》注意到,2019年至2021年燕之屋的营收分别为9.51亿元、12.99亿元和14.9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870万元、1.2亿元和1.67亿元,营收和净利润逐年增长。

营收和净利润的高增长主要由于燕窝价格昂贵。燕窝生意有多赚钱?我们来看看主营业务的毛利率。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燕之屋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8.33%、48.51%和52.69%,不仅高于很多行业,而且还有上升趋势。其中主要产品碗燕的毛利率更是高达52.96%、55.74%和59.64%。

如此高的毛利率中,还包括不菲的营销广告宣传。2019年至2021年,燕之屋的销售费用分别3.08亿元、3.17亿元和3.91亿元。营销费用中,60%是广告宣传费,3年合计6.92亿元。

燕之屋在广告宣传上是舍得下大力气的。公司曾先后请了刘嘉玲、林志玲、赵丽颖等顶流女星代言合作,今年还签约了奥运冠军孙一文。

与高额的广告费用相比,研发费用就相对少的可怜。2019年至2021年,燕之屋研发费用分别投入1874.24万元、1766.42万元和1894.6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不到2%,远低于广告费用的占比。

很多人会有疑问,广告只是辅助,从来打不出企业的护城河,也不会对企业的竞争力有任何本质的提升,相反,对于广告的严重依赖,必然遭到反噬。那么燕之屋,广告之外,还有其他差异化的体现吗?

其实,燕窝类产品护城河并不高,赛道内的竞争也表现得十分激烈,仅是天猫这一电商平台就有相关商户近600家,且数目还在上涨,各大竞争品牌也在不断发力。

从燕之屋的招股书中也可以发现,在其燕窝产品中,碗燕始终占据支柱地位、撑起总营收的半壁江山。若后续依旧不能及时跟进研发投入,仅依靠碗燕一张“王牌”,燕之屋如何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行业发展有诟病 燕窝功效遭疑

近年来,随着国人消费能力提升、恩格尔系数降低,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燕窝消费国,且90后、00后消费者占比接近40%。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健康消费发展白皮书》,在滋补养生类目中,燕窝成交额占比约为三成,占据第一位置。另据国燕委发布的《2020年燕窝行业白皮书》,中国燕窝消费市场在2020年已达到约400亿左右规模。

但同时,燕窝行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诟病。

虽然在不长的竞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燕之屋、同仁堂、小仙炖等数个较知名的燕窝品牌,但由于小作坊众多、代加工模式盛行、销售渠道多样等因素的存在,行业里存在大量中小燕窝品牌,行业集中度较低。

并且,鲜炖燕窝、即食燕窝还常常因为操作工序前置、不透明,很多产品的干燕窝真实含量,远低于宣传标识,消费者难以辨认。2020年底的辛巴团队“糖水燕窝”事件, 2021年4月小仙炖因干燕窝含量、商品产地、食品添加剂等10项指标均与真实情况不符被罚20万元,均暴露了燕窝行业的弊端。

另外,关于燕窝的功效是否是智商税这一问题也始终浮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同时这一标签也紧紧跟随着燕之屋。燕之屋如何改变市场上的质疑,也是后续非常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