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与风险是天然的孪生兄弟,对蚂蚁进行严监管早已刻不容缓。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李旸

 

本周最大的热点当属于蚂蚁集团A股H股双双暂缓上市了,作为支付宝的母公司,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IPO”到“蚂蚁集团宣布暂缓上市”再到“将于11月6日启动认购退款程序”一系列操作连日来频频登上成为热榜头条。

 

尽管从10月24日以来,前有马云高调发言引发热议,后有11月2日晚间,“马云被约谈”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且在同一天内,监管层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但暂缓IPO的决定还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作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IPO,蚂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金融科技“独角兽”。此次暂缓上市的究竟是何缘故?带来哪些后果?对其未来发展又将带来哪些影响呢?

最后关头踩下“急刹车”,600亿“蚂蚁”基金拟上市

自7月宣布A+H两地上市以来,蚂蚁集团的上市进程一直非常顺利。8月25日,蚂蚁集团向上交所和港交所递交招股书。10月21日,证监会同意蚂蚁集团科创板IPO注册,同日,港交所官网显示,蚂蚁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

 

10月22日,蚂蚁集团披露招股书并公布上市发行方案:A股代码688688,10月29日开放申购,预期中蚂蚁集团将于11月5日两地同步挂牌上市。作为一家如此体量的公司,前期筹备工作可谓进展神速。

 

但就在11月3日,上市的最后关头,却突然踩下了“急刹车”,暂缓上市了。实际上,此前坊间就曾传出蚂蚁集团将推迟上市的传闻,据外媒报道,蚂蚁是因战配基金违反金融监管规定而被推迟IPO。

 

所谓战略配售基金主要是用于独角兽企业上市的打新基金,金融消费者普遍不熟悉,不过,蚂蚁集团创新地利用支付宝平台推销,各大基金公司直播路演,引发了一波抢购潮。

 

数据显示,这5只蚂蚁战配基金9月25日开始发行,10月8日晚提前结束募集,合计募集资金600亿元,获得累计超过1000万投资者认购。

 

据相关人士透露,证监会正在调查支付宝在蚂蚁集团IPO中所扮演的角色,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这导致蚂蚁集团IPO被批准的日期有所推迟。

 

11月4日,H股打新投资者启动退款程序。11月6日,A股打新退款程序启动,打新资金原路退回。但参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而发行的5只基金已经开始运作,因购买渠道、前期宣传等都打上了明显的“蚂蚁”烙印,如今上市暂缓,投资者态度出现分化,有投资者提出解除封闭期、开放赎回的要求。

 

11月5日晚,蚂蚁集团公告称,经与主承销商协商,将退回A股新股认购资金等款项,退款程序于11月6日启动,11月9日退回。当日晚间,证监会、上交所表示认可上述安排。

 

证监会也在11月5日晚对此表态,随后易方达、鹏华、中欧、汇添富、华夏五家基金公司统一公告了优化方案,申请在交易所上市,方便投资者在场内进行卖出。

屠龙少年变恶龙?监管点名“普而不惠”

支付宝起源是为了解决淘宝买家卖家不互相信任的问题。在支付宝发展之初,第三方支付还处于“灰色地带”,在未得到相关政策出台之前,“金融监管”如悬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头上的剑一般。为此,马云甚至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但依托淘宝网,支付宝发展迅速。2004年12月,支付宝从淘宝网分拆出来,建立了自己的账户体系,成为独立淘宝的运营平台。2005年2月推出全额赔付机制,向消费者提出“你敢付,我敢赔”的口号,鼓励消费者进行线上支付。

 

2010年,银监会给支付宝颁发了支付牌照,让支付宝经营走向合法化。2014年10月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成立,围绕着“金融服务”,又延伸出了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业务的网商银行。

 

同时还诞生了基于大数据来评估个人信用水平的芝麻信用,及消费金融类产品花呗、借呗等子业务板块。并打出了“让信用等于财富”“践行普惠金融”等口号。据招股书显示,至2020年6月末,支付宝年度活跃用户已超过10亿。

 

作为蚂蚁集团的主力产品,支付宝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公交乘车、水电费缴纳、健康码查询等日常服务,再到花呗、借呗等金融服务。但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支付宝也掌握了海量数据。

 

依靠用户大数据,蚂蚁集团解决了传统金融业难以解决的问题:一边用花呗、借呗保证超低的获客成本,一边依托淘宝、支付宝、高德、饿了么等平台的大数据将坏账率控制在1%,做到了银行一直想做但又做不了的事。

 

据蚂蚁集团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微贷科技收入为418.85亿元,占总收入的34.7%。其2020年上半年微贷科技收入285.86亿元,占总营收的39.41%,为公司占比最大的收入来源。

 

而与信贷相关的净利润是102亿元,占到蚂蚁集团总利润的47.8%,占据半壁江山。

 

据《每日财报》了解,蚂蚁平台的贷款利率约在15%/年左右,在见惯了动辄20%/年以上的网贷利率后,这个贷款利率看着不算太高,但是已超出银行基准利率数倍。

 

387年前,曼哈顿岛被买下的时候是24美金,现在大约值3万亿美金,折合年化收益率也不过是6.8%,这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的力量。

 

但复利的背后是“快速翻滚”的利息,以蚂蚁金服为例,通过消费贷,每年都可获得15%左右的利息,配合其超高的杠杆率及庞大基数,年复一年的滚动下去。结合复利的力量,你是否感受到恐怖了呢?

 

若一直这么放任下去,现阶段过度消费的年轻人,未来的大部分将成为这些平台的奴隶,被其剥削;另一部分则是因还不上款,进入征信黑名单,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11月2日晚,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发文直接点名“花呗”,指出了“花呗”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续费高于银行,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实际上是“普而不惠”。

 

百倍杠杆无限循环?闭眼狂奔被套“紧箍咒”

蚂蚁集团的微贷业务之所以能够成长为第一大收入业务,除了自身强大的流量外,更离不开背后的“百倍杠杆”。前重庆市委书记黄奇帆曾说过,蚂蚁集团通过循环发行ABS,将规模做到了100多倍杠杆。

根据《巴塞尔协议》对全球银行业监管的要求:在风险贷款中,银行至少要拿出8%的本金。

 

而按照蚂蚁集团最新披露,由公司的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进行实际放款或已实现资产证券化(ABS)的比例合计约为98%,也就是说蚂蚁的自有资金出资比例仅为2%左右(相当于50倍杠杆)。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2季度末,蚂蚁集团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73万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4217亿元,总计2.15万亿元,而杭州市2019年全年GDP才1.5亿元。

 

如果不对其杠杆加以控制,支付宝一旦出现问题的话,会产生巨大影响,现在金融业都是基于信用体系,一旦支付宝信用体系崩塌,波及范围不可想象。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些问题。11月2日晚,马云被约谈同时,银保监会同央行联合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其中对“助贷或联合贷款”“融资杠杆”做出了明确规定。

 

1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而助贷或联合贷款,正是蚂蚁集团第一大营收的主要发展模式,可谓直中“命门”。

 

如果从支付宝以年息10%的利率借了1000元,蚂蚁的做法是让银行出99%的资金,自己出1%,而10%利息,一家一半。双方都有得赚,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银行出990元,赚50块的利息,收益率有5.05%,而蚂蚁出10元,也是赚50块,但其收益率达500%!如果蚂蚁自己要拿出3000元,还是赚500块,这时候收益率降到了16.67%。如此一来,其借贷业务的净利润将骤然缩减。

 

2网络小贷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这样一来,蚂蚁的百倍杠杆将被极大限制,无法再以ABS方式将“贷款包”作为金融产品卖出变现后,再把钱贷出去做成“贷款包”再变现,持续循环无限加杠杆了。

 

《办法》的发布或将使其网贷业务盈利能力大幅萎缩,给“蒙眼狂奔”的蚂蚁集团带上“紧箍咒”及“安全帽”。这或许也是其公告中提到的“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暂缓上市的关键因素。

 

杠杆与风险是天然的孪生兄弟。2008年的全球次贷危机,就是因为美国以房产和信用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崩盘,由于杠杆过高,最终资金链断裂,全世界为此买单。

 

由此看来,此次《办法》的出台,及对蚂蚁进行严监管早已刻不容缓。尤其是在上市的前夕,避免了更多的投资者遭受损失。表面看,蚂蚁集团暂时成为了利益损失方,但或许只有如此,蚂蚁集团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