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矩阵 联系我们
波司登的“高端化”,怎么看?
时间:2025-07-03 阅读量:1132 编辑:李佳蔓

波司登.jpg

国产品牌要从“亲民”到“万元奢牌”,消费者会真的买账吗?

文/每日财报 李佳蔓

6月26日晚,波司登(03998.HK)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4/25财年其营收突破259亿元,同步增长11.6%;净利润35.14亿元,同比增长14.3%。

为何波司登能够再创新高?

“跃迁”的波司登

艾媒咨询2024年的调研数据亮出“羽绒服价格舒适区”——超七成消费者将预算锁定在200-1000元,其中401-600元最受青睐,200元以下嫌廉价、1500元以上“高攀不起”时。

波司登却像一位“逆行者”,在价格与营销的赛道上加速狂奔,用一场“高端化”转型,悄然改写着羽绒服市场的游戏规则。

这究竟是品牌升级的必然选择,还是市场博弈下的策略调整?

波司登的价格策略,像一场精心设计的“阶梯式跃迁”。

2018财年,其毛利率尚在46%的“舒适区”;到2024年,这一数字已飙至60%,主品牌明确将1000-3000元定为“核心战场”,同时向3000元以上市场试探性进军。

这一转变并非盲目跟风。

艾媒数据显示,尽管200-1000元仍是主流区间,但1000-3000元的中高收入群体正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军。波司登的“价格上移”,本质是对市场分层的精准回应:用1000-3000元产品覆盖“品质追求者”,用3000元以上款树立“高端标杆”,同时保留部分平价款满足基础需求。

这种“金字塔式”布局,既规避了与低价品牌的直接竞争,又为未来留足了溢价空间。

同时,370亿“真金白银”,砸出了品牌热度,波司登的营销投入那是不遗余力。

2018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24.52亿,2024财年暴涨至80.55亿,年复合增长率21.92%,远超同期营收增速;2025财年中期(截至2024年9月)又砸22.75亿,同比再涨12.07%。不到7年,累计营销支出超370亿。

波司登显然是看重“流量价值”。

从2024年8月青年演员于适成代言人,到2025年1月长沙万象城旗舰店开业他亲临助阵;从北京三里屯登峰概念店启幕谷爱凌亮相,到各类联名款、主题活动轮番轰炸……波司登用“明星+活动”的组合拳,将品牌热度推至新高。

这种策略的逻辑很清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唯有持续制造话题,才能让品牌保持“存在感”。而明星代言,正是最快捷的“流量入口”

当波司登在价格与营销上高歌猛进时,黑猫投诉平台上的4000多条投诉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品质管理的“隐忧”。

面料氧化、羽绒不均、做工粗糙……这些问题看似“小”,却直击消费者痛点——毕竟,羽绒服的核心功能是“保暖”,而非“颜值”或“明星效应”。

但换个角度看,4000条投诉在数百万销量面前,占比仍属较低水平。

波司登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快速扩张中保持品质稳定?毕竟,高端化不仅需要“高价格”,更需要“高品质”支撑。

这或许解释了其为何坚持“1000-3000元是大盘”,既能让消费者为品质买单,又能为研发投入留出空间。

波司登执行董事梅冬曾说:“1000-3000元是公司大盘,但3000元以上市场也要加码。”这句话,道出了波司登的“野心”——既要做“大众品牌”,也要当“高端玩家”。

这种“双线作战”的策略,需要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一方面,要用营销费维持品牌热度;

另一方面,要用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

更要通过精细化运营,平衡不同价格带的需求。

可以说,波司登的转型,不是简单的“涨价游戏”,而是一场涉及品牌、产品、渠道的全面升级。

“双面伊人”

“越卖越贵”的波司登?都有哪些杀手锏?

“没有一个品牌完全通过降价就能越做越好。”11月29日的交流会上,波司登副总裁芮劲松的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稳住了品牌高端化的战略方向。

但“不降价”的底气从何而来?

波司登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2019年,它推出高端定位“登峰”系列,最高售价达11800元,成为首个尝试万元价格带的国产羽绒服品牌;

2021年,登峰系列2.0价格再上台阶,高达14900元,直接对标国际奢牌。

这一系列操作,让波司登从“国民保暖神器”摇身一变为“高端时尚单品”,但也引来了网友的质疑:“波司登,你越来越脱离群众了。”

波司登的高端化,不是简单的“涨价游戏”,而是一场涉及产品、设计、营销的全面升级。

产品上,它推出使用“航空材料技术”的高奢羽绒服,用科技感为高端定价背书;

设计上,它联手爱马仕前设计总监、Burberry前设计师等国际大咖推出联名款,提升品牌调性;

文化上,它推出漫威、星际等系列联名款,增添年轻流行元素,改善品牌老化问题;

营销上,它签约杨幂、肖战、杨紫等一线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增加品牌曝光度。

甚至,它还频繁亮相四大时装周,用“秀场经济”为高端化造势。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波司登的高端形象确实立住了,但市场的反应却耐人寻味。

尽管波司登在高端化上投入巨大,但消费者的热情却并未同步高涨。万元羽绒服的市场接受度有限,国际联名款也未能引发大规模抢购,甚至有网友调侃:“我们买的不是羽绒服,是明星的人设。”

面对市场的“冷反馈”,波司登并未固执己见,而是迅速调整策略。

2024年11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它宣布将加大普惠羽绒服赛道布局,未来将旗下子品牌雪中飞定位于普惠高性价羽绒服,与主品牌波司登形成差异化布局。

这一调整,既保留了高端化的“面子”,又守住了大众市场的“里子”,堪称一次“进可攻、退可守”的智慧选择。

波司登的高端化之路,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品牌升级的共性困境:如何在“品质提升”与“市场接受”之间找到平衡点?

259亿营收背后……

波司登最近捷报频传。

2024/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业绩,营收259亿、净利35亿,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回到市场大盘,国货羽绒服,也正在“杀死”传统旺季。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2025年4月17日-5月4日(非传统销售旺季),参与“外贸优品扶持计划”的国货品牌成交额达3.6亿,同比增长77%。

波司登直接让“淡季变旺季”:2024/25财年,品牌羽绒服业务贡献216.68亿营收(占比83.7%),其中“叠变”冲锋衣羽绒服、极地科考联名款等创新产品功不可没。

当行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超过150天时,波司登通过“首单40%+动态补货”机制,把这一数字压到118天(同比仅增加3天)。这意味着什么?别人还在为清库存打折甩卖,它已经拿着现金去投下一个爆款。

2025年,波司登还干了两件轰动行业的事:一是和哈尔滨政府推出“尔滨×波司登”联名系列,在冰雪大世界办了一场刷屏的时尚大秀;二是以第46名的身份杀入Brand Finance全球服饰品牌5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羽绒服品牌。

这两件事看似不相关,实则暗藏同一逻辑——用IP联名打破“羽绒服=冬季单品”的认知边界。

当年轻人愿意为“尔滨联名款”排队三小时,当极地科考队穿着波司登登顶南极,品牌就不再是“保暖工具”,而是“时尚符号”和“科技标杆”。

这种种转型直接反映在财报上:2024/25财年,波司登经营溢利达49.67亿(同比+12.9%),股东应占溢利35.14亿(同比+14.3%),毛利率虽因成本上升降至57.3%,但依然碾压多数同行。

买下加拿大高端品牌,波司登的“全球野心”藏不住了。

当所有人以为波司登只会“闷头搞研发”时,它突然甩出一张王牌——收购加拿大高端羽绒服品牌Moose Knuckles 31.6%股权,与波司登、雪中飞、BOGNER组成“四驾马车”。

这一手有多妙?看看数据就知道:2024/25财年,波司登贴牌加工业务营收33.73亿(同比+26.4%),多元化服装业务营收2.09亿(同比+2.8%),而国际市场的增长潜力远未释放。

通过收购Moose Knuckles,波司登不仅补齐了“高端奢侈线”的短板,更获得了进入北美市场的敲门砖。它同步推进东南亚生产基地布局,用“中国供应链+全球品牌”的组合拳,向加拿大鹅、Moncler发起总攻。

结语

波司登的高端化之路,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品牌升级的共性困境:如何在“品质提升”与“市场接受”之间找到平衡点?

波司登的答案是:高端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品牌溢价买单,比如labubu,一个玩偶最高炒到100多万,就是因为“我乐意”;再比如阿玛尼、香奈儿、爱马仕,买单的顾客肯定不是因为包本身,而是她的“地位价值”。

因此,高端化是种心锚,一些情感附加值必须超过“产品本身”,一是需要时间,二是需要“运气”,三是需要“奇谋巧计”,但最重要的是“一步步的步步为营”。

而这次波司登的“高端化启示录”的最终结局,或许将由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来决定。


数智财眼会员周报【20250407-0413】

2025年4月7日-4月13日个人理财商业报告: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多维度市场洞察—— 基于国内财经、科技、教育及全球政治经济动态的深度解析

摘要

本报告基于2025年4月7日至13日国内财经、上市公司财报、科技、教育、汽车、消费、黄金珠宝、餐饮领域的核心动态,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从宏观政策、行业趋势、投资机会与风险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报告显示,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科技与消费升级仍是主线,国际市场则面临美联储降息预期与贸易摩擦加剧的双重影响。建议投资者关注AI、新能源、黄金等领域,同时警惕政策变动与市场波动风险。

目录

1.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向
◦ 1.1 国内政策: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科技金融支持
◦ 1.2 国际政策: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欧洲央行立场分歧
2. 行业深度分析
◦ 2.1 科技与教育:AI人才争夺加剧,教育科技融合加速
◦ 2.2 汽车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化,地方补贴加码
◦ 2.3 消费与黄金:清明消费回暖,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
◦ 2.4 餐饮与零售:外卖平台补贴战升级,消费分层显现
3. 上市公司财报解读
◦ 3.1 福斯特(光伏胶膜):营收下滑但市占率稳固
◦ 3.2 公募基金调研:电子、电力设备成关注焦点
4. 国际政治经济风险与机会
◦ 4.1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欧盟电动车关税协议落地
◦ 4.2 地缘冲突与通胀压力推高黄金避险需求
5. 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 5.1 资产配置建议:科技、黄金、消费三大主线
◦ 5.2 风险预警:政策变动、市场波动、外部冲击

正文

1.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态

1.1 国内政策:设备更新与科技金融双轮驱动

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国务院七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完成294项国家标准修订,重点支持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装备推广。央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利率1.75%,定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

地方政策加码:安徽省推出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补贴(最高9.5万元/辆),江苏省发布光伏新政,取消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比例限制,推动储能配套。

消费刺激:商务部推动外贸产品内销,京东、阿里等平台投入超2000亿元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清明假期带动消费4.47亿元。

1.2 国际政策:美联储降息预期与欧洲央行分歧

美联储政策转向:市场预期6月可能降息25个基点,全年累计降息125个基点。但鹰派委员霍尔茨曼反对激进宽松,强调通胀风险。

欧洲央行立场分化:4月会议纪要显示,降息或维持利率不变均为选项,市场预期4月17日可能降息25个基点,但鹰派与鸽派分歧显著。

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至125%,中国反制措施同步出台,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

2. 行业深度分析

2.1 科技与教育:AI人才争夺与教育科技融合

AI产业布局加速:阿里国际启动“Bravo 102”全球AI人才培养计划,80%校招岗位为AI相关;星尘智能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聚焦智能硬件与机器人。北京市发布政策,对AI企业最高奖励3000万元,推动MaaS平台与行业模型落地。

教育科技化:成都明途科技推出全息舱设备,实现山区学生远程实验操作;景中动态数学研究院研发第三代网络画板,重构几何教学模式。教育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密集出台。

2.2 汽车与新能源:销量分化与地方补贴加码

新能源汽车市场:4月首周小鹏汽车以0.75万辆夺冠,理想汽车销量环比下降29.55%,价格战缓和但市场分化加剧。安徽省对新能源货车最高补贴14万元,江苏省推动分布式光伏与储能配套,刺激新能源产业链需求。

传统车企转型:京东启动欧洲线上零售品牌Joybuy,测试“211当日达”服务;顺丰西班牙仓投入运营,强化欧洲物流网络。

2.3 消费与黄金:清明回暖与金价新高

清明消费数据:陕西省清明假期零售餐饮销售额4.74亿元,同比增长7.48%,家电、汽车销售增长超18%;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4.47亿元。

黄金市场:国际金价突破32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国内金饰价格超950元/克,但消费者转向投资金条,中国黄金单日成交4.51亿元。

2.4 餐饮与零售:外卖补贴战与消费分层

外卖平台竞争:京东外卖推出“百亿补贴”,覆盖麦当劳、海底捞等品牌;美团加速拓展3C数码、药品等非餐饮品类,市场份额争夺白热化。

零售创新:盒马“云享会”实现全国配送,覆盖近4000款商品;三只羊上线自营App,会员费99元,强化私域流量运营。

3. 上市公司财报解读

3.1 福斯特(光伏胶膜):营收下滑但市占率稳固

核心数据:2024年营收191.47亿元(-15.23%),净利润13.08亿元(-29.33%),主因光伏胶膜价格下跌31.6%。海外扩产与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或成2025年增长点。

机构观点:券商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25%至16.3亿元,市占率仍居行业首位。

3.2 公募基金调研:电子、电力设备成焦点

调研热点:立讯精密(电子)、沪电股份(电子)、金盘科技(电力设备)位列调研次数前。

4. 国际政治经济风险与机会

4.1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关税影响: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至125%,中国反制措施同步出台,预计影响出口企业利润5%-10%。商务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京东、阿里等平台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缓解企业压力。

供应链重构:顺丰西班牙仓、极兔速递东南亚扩张,显示企业加速布局“一带一路”市场。

4.2 欧盟电动车关税协议落地

最低价格设定:欧盟与中国达成协议,对中国制造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取代原定2024年关税方案。此举可能挤压中国车企利润,但利好国内电池与零部件出口。

4.3 地缘冲突与通胀压力

黄金避险需求:中东局势紧张叠加美国通胀预期,推动金价突破3200美元/盎司。国内黄金ETF规模增长20%,投资金条销量翻倍。

5. 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5.1 资产配置建议

科技主线:关注AI(MaaS平台、行业模型)、半导体(设备更新)、新能源(光伏、储能)。推荐标的:立讯精密、星尘智能、福斯特。

黄金配置:短期避险需求支撑金价,建议配置黄金ETF或实物金条,警惕回调风险。

消费升级: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关注京东、阿里等平台受益标的,以及高端白酒、免税零售。

5.2 风险预警

政策风险:AI监管、教育“双减”、新能源补贴退坡可能影响相关行业。

市场波动: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引发全球市场震荡。

外部冲击:地缘冲突、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如原油、铜)可能传导至A股。

结语

2025年4月市场呈现“政策驱动与风险并存”特征,科技与消费升级仍是主线,黄金避险价值凸显。投资者需紧密跟踪政策动向,动态调整持仓结构,重点关注AI、新能源、黄金等领域,同时警惕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波动风险。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以稳健资产(如银行理财、黄金)为底仓,配置高成长赛道(如科技、消费),平衡收益与风险。

(全文完)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报告撰写:数智财眼团队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90号楼10层办公1006

➢ 邮箱:postmaster@how2fish.cn

➢ 联系人:李晓铭,13801267402

严正声明:

本报告授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内部资料,不得外泄

关闭
点击右键下载分享海报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