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者顾鑫峰投资策略揭秘
文/每日财报 杨悦
2025年上半年,北交所主题基金成为了基金市场中的最大赢家。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014283)以72.16%的年内回报居全市场(除QDII基金)第3位,拉长时间看,该基金过去三年回报高达175.64%,居全市场基金首位,大幅跑赢同期北证50指数39.45%和24%的涨幅。
这表明北交所主题基金充分发挥了主动管理基金的优势,起到了良好的价值发现作用。
近三年业绩排名市场首位 华夏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亮眼
2021年11月,北交所鸣钟开市,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这家仅设立三年多的全国性证券交易所给市场带来了许多惊喜。
今年上半年,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普遍表现亮眼。来自华夏基金、中信建投基金、万家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北交所主题基金半年回报均超50%,给基民带来了良好的投资体验。
其中,华夏基金旗下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以72.16%的年内回报居全市场(除QDII基金)第3位。
该基金不仅短期业绩表现喜人,长期业绩更是可圈可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收盘,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近三年回报高达175.64%,居全市场基金首位,大幅跑赢同期北证50指数24%的涨幅。
这样的业绩不仅充分展现了该基金经理顾鑫峰挖掘北交所市场潜力的强大能力,也凸显了华夏基金在北交所领域的投研实力和领先布局。
据了解,顾鑫峰与新三板及后设立的北交所渊源已超10年,早在2015年新三板刚进入公众视野时,顾鑫峰就被调到子公司华夏资本成立专户从事新三板投资。2020年,新三板设立精选层,顾新峰又成为首批投资新三板精选层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
2021年11月,北交所设立,顾鑫峰再度成为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
一路相伴,顾鑫峰见证了新三板从起步到壮大,再到设立北交所的华丽转身。
数十年的跟踪与调研,让顾鑫峰对这一年轻市场的理解更为深刻,更能把握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这是其管理的北交所主题基金为何短期、中期业绩表现均较为优异的主要原因,也是该基金的明显优势。
在顾鑫峰看来,一个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优质公司。北交所汇聚了诸多在资本市场极具影响力的公司,如国内胶原蛋白龙头锦波生物、芳纶纸上市公司中唯一量产厂商民士达、服务器液冷领域市占率第一的曙光数创等。这些行业龙头足以证明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质量不容小觑。“华夏基金一直相信研究创造价值的力量,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优势,积极拥抱好公司,这也是我们投资北交所的一贯策略。”
北交所投资价值仍待挖掘 机构投资者已加速布局
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总计有268家(7月2日),总市值超8000亿元,其上市公司主要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高研发投入、专精特新集聚、战略性新兴行业等特征。
截至今年5月30日,北交所聚集了13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涵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市值合计占比超50%。
正因北交所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性,其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强。今年4月7日,因美国单方面掀起“关税战”,我国宽基指数普遍暴跌,但北证50指数仅用3个交易日就已涨回当日全部跌幅,且后续屡创新高。
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北交所的活力和潜力,也表明北交所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投资者更需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和挖掘其投资机会。
实际上,过去三年市场上有约70%的北交所主题基金战胜了同期北证50指数。以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为例,该基金截至6月30日的近三年回报便跑赢同期北证50指数超150个百分点。
这不仅充分展现了北交所主题基金主动管理、价值发现的功能,也表明北交所作为国内最年轻的证券市场,仍有诸多投资价值尚待挖掘。
机构投资者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开源证券研报显示,2021-2025年一季度末,北交所公募配置重仓占比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21-2024年末,公募机构在北交所重仓配置金额分别为7.90亿元、22.60亿元、33.22亿元、54.18亿元,其中,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重仓配置北交所金额创新高,达67.4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4.45%,占比公募在A股市值的0.11%,较2024年末增长0.02pcts。
可以说,随着北交所的不断发展和优质资产聚集,未来这一交易所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和投资价值。
近一年北证50指数已翻倍 下半年投资价值怎么看?
不过,尽管北交所的投资价值已被广泛认可,但去年9月以来,北证50指数已明显上涨。
Wind数据显示,2024年9月1日至今年7月2日收盘,北证50指数已涨119.92%。7月2日,北证50指数市盈率TTM为68.56,已处于95.06%的历史分位,估值相对已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下半年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还能否再创辉煌?
顾鑫峰认为,当前,北交所已做到了三个“基本消除”,即流动性担忧已基本消除,找不到好公司的担忧已基本消除,波动较大下跌后难以修复的担忧已基本消除。
顾鑫峰表示,北交所不缺好公司,未来,随着北交所流动性越来越好、机构投资者关注度越来越高,好公司来北交所上市的意愿越来越强,北交所一定会越来越精彩。“可能有些北交所股票已经涨得较高,估值较贵了,但这个市场的好处是每年都有不少优质新公司上市,机构投资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当前北交所依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还有更多美好事情发生。”
银河证券研报则认为,随着专精特新指数的推出、新股发行的稳步推进和更多并购重组项目落地,北交所的交投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北交所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后续可关注两个方向,一是自上而下聚焦北交所新质生产力,关注布局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消费等新兴行业,商业模式及主要产品在A股市场具有“稀缺”属性的公司;二是自下而上基于财务指标筛选,关注业绩增速高、研发投入强、产能释放潜力大、成长性较强的公司。
2025年4月7日-4月13日个人理财商业报告: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多维度市场洞察—— 基于国内财经、科技、教育及全球政治经济动态的深度解析
本报告基于2025年4月7日至13日国内财经、上市公司财报、科技、教育、汽车、消费、黄金珠宝、餐饮领域的核心动态,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从宏观政策、行业趋势、投资机会与风险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报告显示,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科技与消费升级仍是主线,国际市场则面临美联储降息预期与贸易摩擦加剧的双重影响。建议投资者关注AI、新能源、黄金等领域,同时警惕政策变动与市场波动风险。
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国务院七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完成294项国家标准修订,重点支持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装备推广。央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利率1.75%,定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
地方政策加码:安徽省推出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补贴(最高9.5万元/辆),江苏省发布光伏新政,取消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比例限制,推动储能配套。
消费刺激:商务部推动外贸产品内销,京东、阿里等平台投入超2000亿元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清明假期带动消费4.47亿元。
美联储政策转向:市场预期6月可能降息25个基点,全年累计降息125个基点。但鹰派委员霍尔茨曼反对激进宽松,强调通胀风险。
欧洲央行立场分化:4月会议纪要显示,降息或维持利率不变均为选项,市场预期4月17日可能降息25个基点,但鹰派与鸽派分歧显著。
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至125%,中国反制措施同步出台,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
AI产业布局加速:阿里国际启动“Bravo 102”全球AI人才培养计划,80%校招岗位为AI相关;星尘智能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聚焦智能硬件与机器人。北京市发布政策,对AI企业最高奖励3000万元,推动MaaS平台与行业模型落地。
教育科技化:成都明途科技推出全息舱设备,实现山区学生远程实验操作;景中动态数学研究院研发第三代网络画板,重构几何教学模式。教育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密集出台。
新能源汽车市场:4月首周小鹏汽车以0.75万辆夺冠,理想汽车销量环比下降29.55%,价格战缓和但市场分化加剧。安徽省对新能源货车最高补贴14万元,江苏省推动分布式光伏与储能配套,刺激新能源产业链需求。
传统车企转型:京东启动欧洲线上零售品牌Joybuy,测试“211当日达”服务;顺丰西班牙仓投入运营,强化欧洲物流网络。
清明消费数据:陕西省清明假期零售餐饮销售额4.74亿元,同比增长7.48%,家电、汽车销售增长超18%;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4.47亿元。
黄金市场:国际金价突破32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国内金饰价格超950元/克,但消费者转向投资金条,中国黄金单日成交4.51亿元。
外卖平台竞争:京东外卖推出“百亿补贴”,覆盖麦当劳、海底捞等品牌;美团加速拓展3C数码、药品等非餐饮品类,市场份额争夺白热化。
零售创新:盒马“云享会”实现全国配送,覆盖近4000款商品;三只羊上线自营App,会员费99元,强化私域流量运营。
核心数据:2024年营收191.47亿元(-15.23%),净利润13.08亿元(-29.33%),主因光伏胶膜价格下跌31.6%。海外扩产与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或成2025年增长点。
机构观点:券商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25%至16.3亿元,市占率仍居行业首位。
调研热点:立讯精密(电子)、沪电股份(电子)、金盘科技(电力设备)位列调研次数前。
关税影响: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至125%,中国反制措施同步出台,预计影响出口企业利润5%-10%。商务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京东、阿里等平台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缓解企业压力。
供应链重构:顺丰西班牙仓、极兔速递东南亚扩张,显示企业加速布局“一带一路”市场。
最低价格设定:欧盟与中国达成协议,对中国制造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取代原定2024年关税方案。此举可能挤压中国车企利润,但利好国内电池与零部件出口。
黄金避险需求:中东局势紧张叠加美国通胀预期,推动金价突破3200美元/盎司。国内黄金ETF规模增长20%,投资金条销量翻倍。
科技主线:关注AI(MaaS平台、行业模型)、半导体(设备更新)、新能源(光伏、储能)。推荐标的:立讯精密、星尘智能、福斯特。
黄金配置:短期避险需求支撑金价,建议配置黄金ETF或实物金条,警惕回调风险。
消费升级: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关注京东、阿里等平台受益标的,以及高端白酒、免税零售。
政策风险:AI监管、教育“双减”、新能源补贴退坡可能影响相关行业。
市场波动: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引发全球市场震荡。
外部冲击:地缘冲突、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如原油、铜)可能传导至A股。
2025年4月市场呈现“政策驱动与风险并存”特征,科技与消费升级仍是主线,黄金避险价值凸显。投资者需紧密跟踪政策动向,动态调整持仓结构,重点关注AI、新能源、黄金等领域,同时警惕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波动风险。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以稳健资产(如银行理财、黄金)为底仓,配置高成长赛道(如科技、消费),平衡收益与风险。
(全文完)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报告撰写:数智财眼团队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90号楼10层办公1006
➢ 邮箱:postmaster@how2fish.cn
➢ 联系人:李晓铭,13801267402
严正声明:
本报告授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内部资料,不得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