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南黎
出品/ 投研观察
近期“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涉事酒店——济南西站国际会展中心亚朵轻居酒店也同样成为焦点。
酒店是否存在违规办理房卡,尚未有定论。但这场事件对亚朵酒店品牌形象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要知道,此时亚朵酒店正在IPO,此次事件是否会对其上市进程产生影响吗?
据了解,涉事的亚朵轻居酒店其背后的公司是上海亚朵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朵集团”)。
亚朵集团联合创始人及CEO为王海军,最初起家于西安南门第一家亚朵酒店,王海军曾表示:酒店不应该只是一个用来休息的场所,也可以有更多的故事和人文情怀。亚朵这个名字就出自云南的一座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村落,其也想将自身打造出一股人文气息。
自成立以来,亚朵就通过主打“人文情怀”,迅速在中高端酒店市场崛起。随后,亚朵凭借着“IP+酒店”的设计,进行跨界合作。到了2020年中,亚朵IP酒店的客单价为469.1元。
一直以来,身为文艺青年的王海军都有个亚朵的上市梦。《投研观察》了解到,早在2017年,亚朵集团董事就曾公开表示有上市计划,到了2019年6月,亚朵签约中信建投证券来为亚朵做上市辅导。然而,这一合作仅仅维持到2020年1月,前者就宣布不再担任亚朵上市辅导机构,同时转交给中金公司开启与亚朵的合作。今年3月,中金公司再度中止对亚朵的辅导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亚朵酒店结束了在A股上市的计划。
近期,亚朵又将目光转向美股。今年6月,亚朵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据了解,本次亚朵计划发行1974.47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募集资金约在3.07~3.52亿美元之间。7月1日是亚朵酒店原定正式上市敲钟的日子。然而就在敲钟的前一天下午,大量用户表示收到认购亚朵酒店股票订单取消的通知,亚朵IPO再次落空。
可以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几度上市不成的亚朵集团还来不及“自怜”就再次卷入“阿里女员工”事件。如此一来,事件引发的连带效应恐怕还会连带其上市。
“IP化”是亚朵最大的标志,可“酒店+IP”的经营模式为亚朵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也带来了重大弊端。因为酒店IP化就意味着非标准化,继而难以复制扩张。在亚朵集团608家酒店中,直营店只有33家,其发展困境可见一斑。
《投研观察》注意到,亚朵集团酒店的入住率也在下降。数据显示,其入住率从2019年的73.4%下降至2020年的67.1%。反映在业绩上,亚朵2019、2020年两年的营收分别为15.671亿元和15.66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Non-GAAP下)分别为1.825亿元和1.612亿元。
今年第一季度,亚朵集团的调整后净利润为459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7070万元)。不过,这背后是长期借款、递延收入、应计费用和其他应付款项两年来均持续增长,连带着其总体负债也出现了不小增长。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Q1,亚朵酒店负债率分别为67.96%、71.5%、72.85%。而就同赛道来看,这一负债水平在同行中并不低,如首旅酒店资产负债率在50%左右,而锦江酒店在60%附近。
缺钱是酒店行业的致命问题,可再叠加以上因素,对于亚朵集团来说,问题则显得更加严重。现金流方面,截至2021年3月31日,亚朵账面还有8.84亿元现金和等价物,而流动债务达到了9.74亿人民币。
来源:企查查
事实上,亚朵从2017年最后一笔融资后就“断粮”了。据公开资料显示,亚朵酒店已先后进行了4轮融资。公司最近一次D轮融资发生在2017年2月,且未透露具体金额。
总结来看,如今亚朵被卷入负面舆论,要知道网友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从鸿星尔克事件中就能看出舆论的重要性。不论怎么说,对于一家酒店来讲,安全就是第一要义。剩下的噱头只是锦上添花的题材而已,如果忘记了这个顺序重点那只会将前进的路越走越窄。另一方面,叠加“IP化”发展模式阻扰其加盟的推进,亚朵集团在如今负债和现金流吃紧之下,若再上不成市、融不到钱其重大危机有可能会很快显现。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