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银行年报姗姗来迟,告亏超46亿,化解风险何时是个头?
应对风险,仍是山西银行接下来的主要课题。

文/每日财报 程意

年已过半,去年报才出炉。作为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一大产物,新设立的省级城商行——山西银行交出了首份暗淡的“成绩单”。

山西银行2021年度报告显示,截至年末,该行实现营收27.05亿元,净利润则亏损近47亿元,为-46.73亿元。

自2020年以来,四川、山西、辽宁3省推进辖内高风险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先后成立了四川银行、山西银行和辽沈银行等三家省级城商银行。值得注意的是,除山西银行外,辽沈银行的首份年报也出现亏损。报告显示,2021年该行营收-4.7亿元,净利润亏损近12亿元。

相比之下,引入28家投资者率先开业的四川银行已实现盈利。截至2021年报告期末,四川银行实现营收35.10 亿元,净利润达到6.39亿元,同比增长85%。

对于山西银行和辽沈银行而言,毕竟刚成立一年,况且所合并的这些银行历史早已“千疮百孔”,有这样的表现也算意料之中。客观而言,影响吸收合并成立的银行的业绩是多方面的,在合并重组逐渐增多的情况下,需要深思熟虑,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确保新成立的银行能够健康发展。对这两家银行而言,它们需要尽快地化解风险危机,才能走向正轨。

山西“双金融航母”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负面冲击,部分中小银行的风险敞口有所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整合资源、兼并重组成为其抵御风险、提升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城商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中坚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为了区域的长远发展,多地政府也积极推动城商行的整合重组。

早在2020年12月,山西省财政厅就发布文件称,拟将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这5家城商行进行合并后新设一家城商行,由山西省政府发行总额153亿元专项债,并通过山西金控集团采取间接入股等方式,向新城商行注资补充其资本金。

在2021年4月28日,由上述5家城商行合并而成的新设省级城商行——山西银行正式成立。彼时,晋商银行早已于2019年7月1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由此,山西省内形成了山西银行、晋商银行“双金融航母”的城商行格局。

从股权结构来看,山西银行的第一大股东虽然为山西融金兴晋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63.76%),但实际上是背靠着山西省财政厅。晋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一样为山西省财政厅,不过仅持股12.25%。

除了在股东上有所雷同外,两家银行的高管团队人员亦有所交叉。现如今,山西银行的董事长高计亮就是晋商银行的老员工,于2017年出任晋商银行副行长。所以,站在山西省财政厅的立场下,与其让两家银行一决高下,不如促进实现合作共赢,推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

风险化解尚在进行中

将山西银行与晋商银行2021年年报对比,两家银行在资产规模上势均力敌。截至2021年末,晋商银行资产总额达3032.92亿元,而山西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2961.82亿元。

在经营业绩上,2021年山西银行实现营收27.05亿元,净利润为-46.73亿元。同期,晋商银行实现营收53.91亿元,净利润达16.79亿元。从成立时间上来看,山西银行仅成立一年有余,而晋商银行已在行业中摸爬滚打近24年,所以山西银行现在落跑于晋商银行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此次的巨额亏损,山西银行表示主要系信用减值损失的大幅计提所致。据悉,为前瞻性消化风险,主动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山西银行根据会计准则及监管要求在2021年补提减值准备48.15亿元,如剔除补提拨备影响,该行实现拨备前利润 9.75亿元。

毕竟,山西银行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那5家银行所遗留下的烂摊子,所以在处置过程中不免要付出一定代价,但这种“补阙挂漏”的日子要持续多久也是外界看不到的一个未知数。

据《每日财报》了解,在2021年山西银行通过清收、转让、重组等方式累计化解风险资产125.99亿元,可效果却差强人意。截至2021年末,山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3.29%,拨备覆盖率仅为151.14%。

在这方面,晋商银行的资产质量略好,截至2021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达1.84%,其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增至10.29%。对此,晋商银行表示主要受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信用水平承压,违约风险增加。

类似的辽沈银行

与同为去年通过合并重组而成的辽沈银行相比,山西银行在某些方面也是可圈可点的。

在2021年,由于息差倒挂,辽沈银行连营收都是负值,为-4.74亿元,净亏损额达11.9元。并且,在减费让利的金融环境下,山西银行的净息差和净利差均在1%以上,分别为1.15%和1.02%,而辽沈银行这两项指标均为负值,说明山西银行的运行相对稳健。

此外,在信贷投放能力上,山西银行也略胜一筹。2021年,辽沈银行存款总额约为1936.3亿元,贷款总额约为214.5亿元。而同期,山西银行的存款总额约为2206.77亿元,贷款总额为1614.25亿元,是辽沈银行的近8倍。

在这背后,辽沈银行的历史“包袱”更为沉重。截至2021年末,辽沈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高达6.02%,所以化解不良风险仍将是其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山西银行而言,除了对遗留风险的处置外,还应摸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维持公司的长远发展。在今年3月,山西银行终于迎来首任行长任凯,至此该行的高管团队也已补齐。

从履历来看,任凯其现任吕梁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党组书记,虽是经济学出身,但并未在银行系有所任职。接下来,任凯的上任能给山西银行带来怎样的改变,《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