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杭州银行利息净收入也在逐年下降,这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一大窘况
文/《每日财报》郜融莲
据公开资料显示,由杭州银行(600926.SH)发起成立的“杭盈2020年第一期个人房屋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已于6月22日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发行。
杭州银行近年来开始大力布局贷款业务,但该行也多次因、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企遭到监管处罚。《每日财报》发现,杭州银行的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占比较南京银行相比低了近5%。
近日,杭州银行六年前的8亿贷款诉讼案件终于迎来法院判决。虽然赢得了官司,但这笔钱真的能够收回吗?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杭州银行又将如何优化自身收入结构?
放款给“老赖”,近12亿无法回收
据杭州银行公告显示,上海金融法院就杭州银行上海分行与上海璟合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璟合)、叶罗彬等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作出判决,被告上海璟合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应向杭州银行上海分行支付连本带利合计超11.70亿元。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2014年,还原一下杭州银行上海分行与上海璟合、叶罗彬之间的借款纠纷。
2014年10月23日,杭州银行上海分行与上海璟合签订《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上海璟合向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借款8.37亿元,以其名下若干房产提供抵押担保,还款方式为分期还款。
同日,另外一家企业上海祝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祝源)与杭州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保证合同》,叶罗彬向杭州上海分行出具《融资担保书》,为上海璟合在《借款合同》项下的付款义务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然而,在合同履行期间,上海璟合并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分期向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偿还债务。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因此于2019年12月将此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了诉讼。
如此,便有了上述判决结果。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璟合成立于2011年3月,而为其做借款担保的上海祝源,是上海璟合的母公司,叶罗彬则为上海祝源的法定代表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杭州银行赢得了此场官司的胜利,但该行可能一毛钱都拿不到。
据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璟合涉案的另一违约贷款案例中,被执行人上海祝源、上海璟合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除此之外,上海祝源及公司总裁叶罗彬还多次失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早在2014年10月,叶罗彬被法院列为"老赖",失信记录大部分显示为未履行还款。
令人疑惑的是,在上海璟合与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发生借款纠纷之前,叶罗彬旗下另一公司运天钢铁向杭州银行上海分行的一笔借款已经逾期三个月。
既然叶罗彬旗下另外一公司已经欠钱不还了,为何杭州银行上海分行还要执意借款给上海璟合?该笔贷款的审查手续究竟是否合规?如若上海璟合无法还款,对该行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每日财报》就这些问题发函询问杭州银行,但并未收到公司的回复。
贷款资金多次流入房企,收入结构待优化
据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杭州银行围绕“有房”“有薪”两大客户群体,发展个人住房按揭与消费信用贷款业务。
年报显示,该行期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按揭贷款余额575.89亿元,较上一年末增长7.54%。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断布局房屋业务的同时,杭州银行也有多笔贷款流入房企而遭到监管处罚。
据《每日财报》统计,进入2020年来,杭州银行共因“贷后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挪用入房地产企业”被银保监局罚款三次,罚没金额共计190万元。
除此之外,杭州银行的收入结构也有待优化。
据年报显示,该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利息净收入。2017年-2019年,杭州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22.67亿元、139.92亿元、156.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6.90%、82.05%、72.91%。
尽管这一比重在逐步下降,但仍远超其他A股上市城商行。如A股上市城商行中,资产规模排名第三的南京银行,该行2019年的利息净收入与营业收入的占比仅为65.91%。
尽管杭州银行在利息净收入方面表现可圈可点但该行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就略差强人意,甚至有倒退的情况出现。
2016年-2019年,杭州银行的手续费佣金净收入分别为20.63亿元、16.17亿元、11.83亿元、16.65亿元,与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5.03%、11.45%、6.94%、7.78%,呈持续下滑趋势。
2016年,杭州银行与南京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相差不大,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现在看来,两行之间差距越拉越大。
就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杭州银行利息收入也在逐年下降,这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一大窘况。靠传统存贷业务难以快速增长,想要扩大体量、做大做强,必须优化自身收入结构,提升中间业务的收入。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