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矩阵 联系我们
通威股份:最赚钱的光伏企业 守稳龙头地位图谋长远
时间:2024-05-07 阅读量:4439 编辑:超级管理员

头部企业“强者恒强”,凭借对产业周期的深刻洞察和经验积累,通威股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经营模式。

|每日财报 海山

2023年光伏企业过的确实有点难。产业链竞争加剧,各个环节价格均出现了快速回落。根据InfoLinkConsulting数据显示,高纯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平均售价较年初分别下降80%、58%、60%、45%,四季度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分别触及历史新低,市场上还出现了行业进入“史上最强内卷时刻”的说法。

而作为“硅料+电池”双料龙头的通威股份显示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其在4月29日公布的2023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391.0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5.74亿元,继续蝉联光伏行业最赚钱的企业。

究其原因,通威股份通过其强大的技术能力构建的成本“护城河”起了关键作用。并且,通过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其走出的每一步,都在为长期发展做好打算。

技术能力护航成本优势 龙头地位稳固

通威股份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为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使其在单吨消耗指标、生产成本以及产品品质保障等方面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硅料方面,通威股份2023年实现高纯晶硅销量38.72万吨,同比增长50.79%,全球市占率超25%,连续多年居行业前列。

目前公司已形成45万吨高纯晶硅产能。由于生产工艺的提高,使得多项能耗指标进一步降低。高纯晶硅产品平均生产成本控制在4.2万元/吨以内,显著低于行业水平。基于此,即便是公司高纯晶硅产品价格在大幅下调之后,仍能保证每吨净利润超过4.5万元。使得公司凭借成本和品质优势持续提升竞争力,巩固龙头地位。

随着云南、内蒙4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陆续于二三季度投产,公司高纯晶硅产能将提升至85万吨,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规模优势。

电池方面,2023年通威股份实现电池销量80.66GW(含自用),同比增长68.11%。根据InfoLinkConsulting统计,公司的电池出货量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7年全球第一,成为行业首家电池出货量累计超过200GW的企业。

公司的TNC电池在高方阻密栅、先进金属化等现金技术加持下,最新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了26.26%,持续优化生产工序,降低单耗,非硅成本已下降到0.16元/W左右。2024年38GWPERC产能将改造完成,叠加新增加的41GWTNC产能释放。预计年底TNC电池产能规模有望达到100GW。届时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加强,成本竞争优势持续增强。

不仅如此,通威股份通过加大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有望享受技新技术带来的溢价。

组件业务的快速崛起成为业绩的又一大助力。2023年公司公司组件销量31.11GW,同比增长292.08%,出货量跃居行业前五,客户覆盖国内主要央国企发电集团及海外多个国家。

公司现有产能75GW,各项质量指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生产成本在产业链配套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处于领先地位。根据规划,预计公司2024年组件出货量有望达50GW,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近日,通威G12R-48版型组件和G12R-66版型组件已开始批量生产,标志着通威大矩形组件正式进入全面供应阶段。

精准把握周期下的“阳谋” 逆势扩产图谋长远

光伏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行业,对于通威股份这个光伏老兵而言,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强大的决策、执行能力是其能够多次穿越周期,长期保持成长的关键。

危机,对于有备者往往是机会,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公司的市场地位。

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期间,多晶硅料产能过剩、价格下行,价格创近10年最低点。在行业内人人自危时,通威股份在2019年进行硅料产能逆势扩产,次年产能直接达到全球最高。正是把握周期底部的扩张策略,让通威股份在2021年开始的新一轮热潮中成为率先产能释放的公司,彻底坐稳了硅料及电池片龙头地位。

深究背后的原因,凡事预则立。通威股份2006年踏进多晶硅产业时,正逢硅料行情处于上升周期,产品的高毛利吸引了众多企业加速扩产能。而通威股份选择了步步为营,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了技术沉淀,成为其后来“一骑绝尘”的保证。

换言之,通威股份对周期底部的准确把控为其下一步业绩爆发打下基础。同样是2023年光伏行业处于困难的时候,有部分企业已经暂停或放缓新项目投资。此时通威股份选择了再度出手,在当年年底抛出280亿元的扩产投资计划,逆势"重仓"硅料。通威股份表示:"投资扩建后的新产能仍需爬坡,公司此时洞悉前路的恰当布局,预计将在2026年形成有效产量,在行业新一轮调整期掌握原材料端的成本优势,也是在产业周期低点时为高点做好充足准备。"

有业内人士认为,通威股份的打法就是利用一体化及规模优势,利用低价占领市场,在行业高峰阶段利润表现优异。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一体化发展与分工合作并存正是通威股份的“阳谋”,即把握行业周期窗口,扩产图谋长远。这也反映了通威股份在存量及规划产能、降本增效营运能力、一体化布局的方面具备了相当成熟的把控能力。

行业前景依然广阔 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关于光伏行业的前景,官方的态度比较明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认为,“2024年产业大概率将继续深化调整态势,部分落后产能和竞争力不足的产品或将逐渐淘汰,具有技术优势的产能将更具竞争优势”。简单的理解就是,行业内优胜劣汰或将加速进行,落后产能面临出清,然后逐步进入新一轮供需平衡。

其实,也不必过于悲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年1月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测,到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约13亿千瓦,占比将达到约40%,首次超过传统煤电装机规模。

头部企业将“强者恒强”,凭借对产业周期的深刻洞察和经验积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经营模式;并且结合其在供应链管理、成本管控、研发储备、品牌建设、市场渠道等诸多方面建立起来的优势,能够本轮行业洗牌之后,巩固其市场份额。

由此看来,“硅料+电池”双料龙头的通威股份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可期。

同日,通威股份也披露2024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7亿元。通过对比各家光伏龙头企业情况,当前都面临调整压力,这也预示着产业链盈利底部或将不远了。

此外,通威股份近期还祭出了一系列组合拳,股东增持10-20亿元、上市公司回购20-40亿元以及2023年合计超40亿现金分红等。一方面彰显公司对行业未来发展及自身竞争优势的信心,另一方面保障了中小股东的权益,为后者注入了“强心剂”。

数智财眼会员周报【20250407-0413】

2025年4月7日-4月13日个人理财商业报告: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多维度市场洞察—— 基于国内财经、科技、教育及全球政治经济动态的深度解析

摘要

本报告基于2025年4月7日至13日国内财经、上市公司财报、科技、教育、汽车、消费、黄金珠宝、餐饮领域的核心动态,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从宏观政策、行业趋势、投资机会与风险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报告显示,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科技与消费升级仍是主线,国际市场则面临美联储降息预期与贸易摩擦加剧的双重影响。建议投资者关注AI、新能源、黄金等领域,同时警惕政策变动与市场波动风险。

目录

1.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向
◦ 1.1 国内政策: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科技金融支持
◦ 1.2 国际政策: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欧洲央行立场分歧
2. 行业深度分析
◦ 2.1 科技与教育:AI人才争夺加剧,教育科技融合加速
◦ 2.2 汽车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化,地方补贴加码
◦ 2.3 消费与黄金:清明消费回暖,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
◦ 2.4 餐饮与零售:外卖平台补贴战升级,消费分层显现
3. 上市公司财报解读
◦ 3.1 福斯特(光伏胶膜):营收下滑但市占率稳固
◦ 3.2 公募基金调研:电子、电力设备成关注焦点
4. 国际政治经济风险与机会
◦ 4.1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欧盟电动车关税协议落地
◦ 4.2 地缘冲突与通胀压力推高黄金避险需求
5. 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 5.1 资产配置建议:科技、黄金、消费三大主线
◦ 5.2 风险预警:政策变动、市场波动、外部冲击

正文

1.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态

1.1 国内政策:设备更新与科技金融双轮驱动

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国务院七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完成294项国家标准修订,重点支持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装备推广。央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利率1.75%,定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

地方政策加码:安徽省推出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补贴(最高9.5万元/辆),江苏省发布光伏新政,取消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比例限制,推动储能配套。

消费刺激:商务部推动外贸产品内销,京东、阿里等平台投入超2000亿元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清明假期带动消费4.47亿元。

1.2 国际政策:美联储降息预期与欧洲央行分歧

美联储政策转向:市场预期6月可能降息25个基点,全年累计降息125个基点。但鹰派委员霍尔茨曼反对激进宽松,强调通胀风险。

欧洲央行立场分化:4月会议纪要显示,降息或维持利率不变均为选项,市场预期4月17日可能降息25个基点,但鹰派与鸽派分歧显著。

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至125%,中国反制措施同步出台,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

2. 行业深度分析

2.1 科技与教育:AI人才争夺与教育科技融合

AI产业布局加速:阿里国际启动“Bravo 102”全球AI人才培养计划,80%校招岗位为AI相关;星尘智能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聚焦智能硬件与机器人。北京市发布政策,对AI企业最高奖励3000万元,推动MaaS平台与行业模型落地。

教育科技化:成都明途科技推出全息舱设备,实现山区学生远程实验操作;景中动态数学研究院研发第三代网络画板,重构几何教学模式。教育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密集出台。

2.2 汽车与新能源:销量分化与地方补贴加码

新能源汽车市场:4月首周小鹏汽车以0.75万辆夺冠,理想汽车销量环比下降29.55%,价格战缓和但市场分化加剧。安徽省对新能源货车最高补贴14万元,江苏省推动分布式光伏与储能配套,刺激新能源产业链需求。

传统车企转型:京东启动欧洲线上零售品牌Joybuy,测试“211当日达”服务;顺丰西班牙仓投入运营,强化欧洲物流网络。

2.3 消费与黄金:清明回暖与金价新高

清明消费数据:陕西省清明假期零售餐饮销售额4.74亿元,同比增长7.48%,家电、汽车销售增长超18%;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4.47亿元。

黄金市场:国际金价突破32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国内金饰价格超950元/克,但消费者转向投资金条,中国黄金单日成交4.51亿元。

2.4 餐饮与零售:外卖补贴战与消费分层

外卖平台竞争:京东外卖推出“百亿补贴”,覆盖麦当劳、海底捞等品牌;美团加速拓展3C数码、药品等非餐饮品类,市场份额争夺白热化。

零售创新:盒马“云享会”实现全国配送,覆盖近4000款商品;三只羊上线自营App,会员费99元,强化私域流量运营。

3. 上市公司财报解读

3.1 福斯特(光伏胶膜):营收下滑但市占率稳固

核心数据:2024年营收191.47亿元(-15.23%),净利润13.08亿元(-29.33%),主因光伏胶膜价格下跌31.6%。海外扩产与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或成2025年增长点。

机构观点:券商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25%至16.3亿元,市占率仍居行业首位。

3.2 公募基金调研:电子、电力设备成焦点

调研热点:立讯精密(电子)、沪电股份(电子)、金盘科技(电力设备)位列调研次数前。

4. 国际政治经济风险与机会

4.1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关税影响: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至125%,中国反制措施同步出台,预计影响出口企业利润5%-10%。商务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京东、阿里等平台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缓解企业压力。

供应链重构:顺丰西班牙仓、极兔速递东南亚扩张,显示企业加速布局“一带一路”市场。

4.2 欧盟电动车关税协议落地

最低价格设定:欧盟与中国达成协议,对中国制造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取代原定2024年关税方案。此举可能挤压中国车企利润,但利好国内电池与零部件出口。

4.3 地缘冲突与通胀压力

黄金避险需求:中东局势紧张叠加美国通胀预期,推动金价突破3200美元/盎司。国内黄金ETF规模增长20%,投资金条销量翻倍。

5. 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5.1 资产配置建议

科技主线:关注AI(MaaS平台、行业模型)、半导体(设备更新)、新能源(光伏、储能)。推荐标的:立讯精密、星尘智能、福斯特。

黄金配置:短期避险需求支撑金价,建议配置黄金ETF或实物金条,警惕回调风险。

消费升级: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关注京东、阿里等平台受益标的,以及高端白酒、免税零售。

5.2 风险预警

政策风险:AI监管、教育“双减”、新能源补贴退坡可能影响相关行业。

市场波动: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引发全球市场震荡。

外部冲击:地缘冲突、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如原油、铜)可能传导至A股。

结语

2025年4月市场呈现“政策驱动与风险并存”特征,科技与消费升级仍是主线,黄金避险价值凸显。投资者需紧密跟踪政策动向,动态调整持仓结构,重点关注AI、新能源、黄金等领域,同时警惕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波动风险。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以稳健资产(如银行理财、黄金)为底仓,配置高成长赛道(如科技、消费),平衡收益与风险。

(全文完)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报告撰写:数智财眼团队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90号楼10层办公1006

➢ 邮箱:postmaster@how2fish.cn

➢ 联系人:李晓铭,13801267402

严正声明:

本报告授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内部资料,不得外泄

关闭
点击右键下载分享海报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