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茅台“劲敌”,如今天壤之别,董酒还能回归吗?

文/每日财报 杜康

白酒泰斗沈怡方先生曾说:“贵州两大宝,茅台和董酒”。但对于现在的许多人来说,他们可能更了解茅台,至于董酒也许多数人听都没有听说过。这对曾经四次入选全国名酒的董酒而言,确实有点尴尬。

不过,近年来随着老名酒复兴潮的到来,董酒也从此前的“销声匿迹”中重新走入了大众视野。据董酒自己披露的信息显示,近三年以来其一直保持着近100%的高速增长,销售额也从2018年的2亿增长到了2022年的30亿。

同时,《每日财报》也注意到,在业绩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董酒还提出了向“百亿”酒企冲刺的目标,以及2030年实现产能达到百亿的要求。

对此,《每日财报》认为,董酒在2030年产能达到百亿的目标很可能会实现,但要想跻身百亿酒企阵营也非易事。因为同为老名酒的西凤酒,自2014年突破30亿后,一直到去年也未能突破百亿。财报显示,2022年西凤酒实现营收为84.29亿元。也因此,在当前的白酒市场中,董酒想要恢复到原来的市场地位,也同样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茅台劲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组织过五届全国评酒会,分别是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1989年评选出的四大名酒、老八大、新八大、十三大和十七大名酒。全国评酒会在第五届之后便不再举办,但“中国名酒”的行业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感,在消费者心中一直都有相当重的分量,也成为17家名酒企业最宝贵、最稀缺的财富和荣誉。

《每日财报》了解到,董酒源于贵州遵义董公寺,1927年,程氏酒坊程明坤汲取祖传酿酒秘方与当地酿酒工艺之所长,并结合当地环境、水土、气候等多重因素,形成了“百草入曲、两小两大、双醅串蒸”的特殊工艺,酿造出“程氏窖酒”“董公寺窖酒”。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教授们对此酒赞不绝口,了解之后,取董公寺的“董”为其重新命名,承扬“百草之酒”,定名为董酒。

建国后,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董酒复建复产,并在全国第二界评酒会上以“香艳露骚,味浓丰润”的评价,荣获中国名酒称号。之后,又在第三、第四、第五界评酒会上均获得中国名酒称号。

除了连续四届获得中国名酒称号外,由于董酒在制曲过程中加入130多种中草药,尤其是制曲中的“产香单”和“百草单”这两张古方,堪称中国酒史长河里本草入曲的“活化石”。也因此,董酒的工艺和配方还在1983年、1994年和2006年被三次列为国家机密。

虽然,董酒现在在市场上的估值以及营收,比起稳坐白酒行业头把交椅的茅台,连其零头都没有,但是在90年代初董酒也是风光一时,还一度成为了茅台最具竞争力的对手。彼时,董酒的产销量达到11610吨,成为贵州省第一家突破万吨级的酒企,而茅台的产能才刚刚突破2000吨。当然,这也是董酒最为巅峰的时刻。

错过机遇

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白酒行业的变迁,从计划经济的平稳发展,到1985年之后的30年间呈现出的螺旋式发展,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以及消费环境对于白酒产业发展进程的巨大影响——在带来一轮又一轮调整的同时,也不断制造着新的发展机遇。

上世纪90年代,白酒放开国家管制,逐步走向市场,很多名酒不约而同的开始扩充产能和扩张市场。但董酒却选择了另一条“特别”的扩充之路,即疯狂兼并当地的玻璃厂、彩印厂、机电厂等。

有些时候,选择不一样的路可能会促使一家企业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有些时候也会导致企业走上不归路。董酒即是如此,在经过一系列的“不相关”产业兼并后,董酒体形浮肿,也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90年代中期,董酒在战略上更是犯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错误。彼时,川派浓香型白酒崛起,迅速引发“全国上下一片浓”,耐不住寂寞也看不到前路的董酒加入了躁动的“浓香大军”,并借鉴风行一时的“OEM”模式,进行品牌延伸,陆续向市场推出了金董酒、银董酒等子品牌,最多的时候,董酒买断品牌达到300多个。

而另一边,有着神秘配方、老八大名酒等荣誉加持,作为董酒战略区隔、树立产业壁垒、创造进入边界的利器的董香型酒,却于1997年停止烤酒。据《每日财报》了解,从1999年左右开始,董香型酒基本上便已告停产。而与此同时,茅台、洋河、泸州老窖、郎酒、五粮液等都在世纪之交时,获得了长足发展。

之后,董酒在转型还未成功,老厂长陈锡初去世,产品失去特色等内忧外患之下,陷入了低谷。2003年,董酒集团由于不能如期支付工人工资、国家税收、银行贷款等全面停产。2004年,董酒酒厂又遭遇大火,上百吨陈年基酒付之一炬,这让本就不堪重负的董酒更是雪上加霜。虽然,此后董酒也接连进行了其他尝试,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心灰意冷之下,振业集团退出了董酒。

还能回归吗?

2007年4月,时为董酒控股股东的深圳某公司在深圳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万祥集团摘牌后,重组成立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面对生产百废待兴、举步维艰、品牌销声匿迹的困难局面,董酒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物理再造和精神重建。

2018年9月16日,董酒董事长蔡友平出席“一带一路”中国名酒价值论坛,八大名酒再次聚首。会上,蔡友平表示,“经过了1995年到2007年十二年的沉寂、再经历这十年董酒人的坚守,董酒具备了进入市场化高速发展的基础”,未来将“遵循市场规律,广纳贤才,努力奋斗,让董酒在市场上快速回到老八大名酒阵营中”。

然而,做好准备的董酒,还能回归吗?

《每日财报》了解到,目前董酒两大品类产品分别是董香型和兼香型,董香型产品包括佰草香、国密、珍藏三个系列,兼香型产品包括密藏、娄山春两个系列,从300到1500元,价格带覆盖面较广,董酒的产品体系均有涉及。表面上看起来产品体系还是充满了竞争优势,市场活动也做的有声有色。但遗憾的是,自2013年之后,董酒就再没有公布过具体的销售数据。

尽管据董酒自己披露的信息显示,其近三年来一直保持着近100%的高速增长,销售额也从2018年的2亿增长到了2022年的30亿。但据贵州省企业联合会的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贵州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为年营收21.5亿元,民营企业100强的门槛为8.32亿,制造业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4.6亿。但无论是贵州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均未看到董酒的身影。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估算,即便是借着名酒复兴的光环,董酒也就是10-12亿的规模。若果真如此,这说明,在未来董酒的“回归路”还要走很长时间。至于能不能回归,也只能等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