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2023年被一度成为国资牛股的达仁堂,在新一年开年就被绊了一跤。

1月9日,因办案需要,达仁堂控股股东天津医药集团7000万股权被上海市监委申请司法冻结。受此影响,1月10日达仁堂跌停收盘,至今仍然在底部震荡。

作为一家中药老字号,业务遍及中药全产业链。这次控股股东股权被冻结,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混改参与方母公司高管正遭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从整个事件来看,达仁堂股权冻结案可能与上海实业腐败案有关。2023年11月21日,“廉洁上海”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据上海市闵行区纪委监委消息: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顾浩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闵行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廉洁上海”2023年9月2日消息,上海医药及下属公司四名干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就在前一日,上海医药官宣周军辞去董事长等全部职务。当晚,“廉洁上海”发布消息,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周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上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那么,上实集团及上海医药高管被查与达仁堂股权冻结案又有何关系?业内人士透露,这可能与达仁堂大股东天津医药集团混改有关。

津药达仁堂原名中新药业,前身是天津市药材公司,1992 年设立天津中药集团,1997 年与医药总公司重组更名为中新药业,并在新加坡上市,2001 年上海上市,成为首家在新加坡、上海境内外两地上市的国有大型医药集团,2018 年纳入国企改革双百名单,展露出混改预期。

2020年天津医药为了化解天津泰达控股的债务压力,提出了一个复杂的处置方案,其中较为核心的部分就是通过混改出让天津医药集团67%的股权,换来部分注资。

这部分股权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后,被上实集团牵头的“津沪深医药”摘牌。上海国资成功与天津国资联手。2020年12月19日,混改签约仪式在万丽天津宾馆举行,混改结束后,天津中新药业才正式更名为现在的“津药达仁堂”。

天津医药集团混改完成,津沪深成为上市公司间接控股股东。而津沪深生物医药最大股东是上海琉璃光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5%。上海琉璃光医药为国有全资,背后就是上海上实集团。

从股权数量来看,上海琉璃光医药持有达仁堂10.08%的股份,也与冻结股份数量接近。

据了解,天津医药混改时,周军正担任上实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并兼任上实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上海医药董事长,天津医药混改主要就是他负责的。随着周军被查,天津医药部分股权也被上海监委司法冻结。

混改成效仍需市场检验

之前,达仁堂经营能力并不算强,2012和2020年营收分别为51.3亿元、66.04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48亿元、6.33亿元,8年时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分别仅为28.73%、81.9%。混改前的2018-2020年,公司扣非加权ROE分别为11.57%、11.6%、11.32%,盈利能力不属于优秀行列。

在2022年前后,公司对管理团队做了比较大的调整,例如:2021年12月,公司选举张铭芮女士担任董事长,张女士曾担任同行太极集团副总经理、董事,太极销售总公司总经理,天津医药集团董事等职务,在医药行业也算是深耕多年,销售和管理经验丰富。

除此以外,公司主要发力营销建设,以此来推动销售的增长。混改后的公司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之后的业绩的确给了投资者信心。2022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8%,净利润同比增长12%、54%,超过往年平均水平。

但好景不长,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收增速又回到了个位数,同比增长仅4%,营收58亿。公司特意在半年报中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的行业增速情况,暗示受到行业不景气的影响。

对于公司,混改的初步成效已经显现,但没有持续太久,未来到底成效如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而在此案件中,天津医药集团成为了办案的关键节点,其所持达仁堂7000万股股份被司法冻结。这对达仁堂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公司股价的大幅下跌也表明市场对此案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