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改转化超预期,佳兆业“提质增量”冲击千亿目标

随着城市更新项目的逐渐落地,将带动佳兆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李德胜

在深圳40年沧桑巨变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冲锋在前,默默为深圳建设添砖加瓦,给深圳披上了辉煌的外衣。1999年诞生于深圳的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兆业集团),就是深圳辉煌巨变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8月27日,佳兆业集团发布的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佳兆业集团营收222.97亿元,同比增长10.9%;归母核心净利润约34.61亿元,同比大增25.7%。

在上半年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下,佳兆业集团积极应对,不但实现业绩逆势增长,同期销售还实现了“提质增量”,合约销售与销售面积双双增长,其中旧改项目已经成为其销售贡献的“中流砥柱”,带动佳兆业集团毛利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净负债率实现5连降,财务结构稳中向好。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提质增量”剑指千亿目标

一季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房地产行业线下销售普遍承压,佳兆业集团积极开发利用线上营销途径,陆续推出在线直播、自主销售平台—微信小程序“筑梦佳”、手机端APP“置业佳”,并联合各大知名房地产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及VR看房联动,全力加速去化。

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佳兆业集团的合约销售自2月份便开始复苏,并于5月份实现单月销售同比正增长。报告期内,佳兆业集团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人民币360.32亿元,同比增长3.90%;实现合约建筑面积211.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00%。

根据克而瑞权益金额排名,公司排名第27位。从合约销售的分布看,大湾区是销售的主力,销售额占比近6成;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销售占比达9成;旧改项目贡献销售超1/3,成为集团业绩增长的一大亮点。

与此同时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上半年佳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1%,达223亿元人民币;归母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25.7%,达人民币34.6亿元;受益于旧改形成的高利润型项目,上半年佳兆业毛利同比增加12%至75亿元,毛利率继续增加0.4个百分点至33.8%,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从近五年中报数据来看,佳兆业集团的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33%,毛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03%,在高质量增长道路上大步迈进。

确认收入方面,得益于公司销售金额的持续增长,2020年上半年集团实现物业发展营收同比增长12%达206亿元,均价同比增长14%达1.9万元/平方米。按区域及城市划分,80%的营收来自大湾区;68%的营收来自一线城市。

在27日收盘后的线上业绩说明会上,对于全年千亿元的销售目标,佳兆业集团执行董事李海鸣表示,公司一方面还会有约1200亿元的可售货值推出,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大湾区和一线城市。

另一方面,公司会加速旧改项目转化,全年计划转化项目有10个,大概有740亿元可售货值,达到历年最多。所以今年千亿的目标公司没有调整,有信心完成目标。

城市更新加速落地,湾区龙头地位不断巩固

珠三角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城市更新是一条必选之路。作为独具慧眼的旧改先锋,如今佳兆业的城市更新红利已体现在财报上,在上半年的销售中,旧改项目已成为集团销售贡献及提升毛利的“中流砥柱”,“造血”功能也越发突出。

目前深圳旧改的土地成本约1.4万元/平方米,相较住宅均价仍有很大利润空间。公司通过旧改获得低成本土地的优势,将确保集团利润率保持在健康水平。

在旧改储备方面,公司储备项目占地面积达4200万平方米,预计货值约2.6万亿元,99%都位于大湾区,其中深圳旧改面积占比27%;广州占比36%,中山占比22%。今年上半年,新拓展旧改项目20个,旧改项目总数达167个。

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公司将保持每年供应80-100万平方米旧改用地规模,为地产开发提供稳定有利的发展保障。上半年佳兆业集团已转化5个旧改项目,分别位于香港、深圳及广州,这些项目可售面积为70万平方米,可售货值近270亿元。

此外,预计下半年公司将有5个深圳旧改项目实现供地,将贡献90万平方米的可售面积,约476亿元的可售货值,明年第一季度还将有30个项目完成转化。旧改已成为公司在土地资源稀缺的一线城市获取项目的重要方式。

凭借多年沉淀与积累,佳兆业集团的城市更新业务已形成一套包括规划设计、商务谈判、合作模式、拆迁回迁、开发建设和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团队及成熟的运作模式,形成其独有旧改“护城河”。随着城市更新项目加速落地,或将带动佳兆业集团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长期以来,佳兆业集团坚持布局一二线重点城市战略,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等国家战略支持的区域进行投资。

报告期内,合共获得23幅地块,新增土储权益建筑面积约为281万平方米,土地收购权益代价约222.08亿元,新增项目平均土地成本7900元/平方米。按收购土地权益建筑面积计,大湾区新增土地占整体新增土地的74%。

截至上半年,公司总土地储备约2680万平方米,总货值超5800亿,其中78%的土储面积位于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大湾区占比52.2%,而大湾区城市中,深圳及广州土储占比达大湾区的41.1%。

优良的土地储备,是佳兆业集团保持业绩稳健增长的根基所在。粤港澳大湾区始终是佳兆业集团战略布局的重要区域,随着长期深耕,公司在湾区的龙头地位还将不断巩固。

净负债率5连降,财务结构稳中向好

相较于其他房企,佳兆业集团要更加重视财务层面的安全。“调结构、降负债”是成为佳兆业近年来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报告期内,佳兆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已由2019年底的79.4%下行0.7个百分点至78.7%。

与之对应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由2019年底的370亿元同比增长9%至405亿元,销售回款率也由2019年底的75%持续上行至于87%,较2019年增长12%。

尤其是佳兆业集团的净负债率由2019年底的144%进一步下行14个百分点至130%,而在2016年,这一财务指标曾录得308%,但自2016年-2020年上半年,佳兆业集团的净负债率已实现5连降。

具体到债务结构来看,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借款余额约1217亿元,其中境内占比43%,境外占比57%。

1年内到期占比26%,约316亿元;长期到期债务集中在5年以内,占比71%,约867亿元;5年以上的到期债务占比3%。长短债比为2.85,较2019年的2.67上升0.18,现金短债比从上年末的1.1倍提升至1.2倍。

融资方面,报告期内,佳兆业集团分别于4月和7月发行购房尾款及供应链金融两笔资产支持专项款计划,合计人民币12.00亿元,票面利率为7.00%-7.50%。

截至报告期末,佳兆业平均融资成本为8.8%,其中境内融资成本为7.8%,较上年末下降20BP;境外上半年新增借款的综合成本较去年新增借款的综合成本下降290BP。

通畅的融资渠道、下滑的融资成本以及流动性充裕,使得佳兆业集团不断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报告期内获得穆迪、标准普尔及惠誉重申“B1”、“B”、“B”发行人评级,展望均为“稳定”,并于2020年7月获得中诚信国际及联合评级“AA+”的主体评级,展望为“稳定”。

佳兆业集团首席财务官吴建新表示,未来公司将会密切监控净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现金短债比等核心财务指标的变动,持续优化债务结构,保障公司的偿债能力。尤其在净负债率方面,公司中期目标是,通过加速回款、加强运营、提升利润及引入战略投资等措施,使净负债率降至100%以内。

佳兆业集团高级顾问谭礼宁进一步指出,希望年底净负债率降至120%。“一是,在适合的时候做一些回购,我们之前也做过回购;另外,会有一些长债换一些短债;此外,我们也在海外拓展,除了发债以外,还有一些融资渠道比如说银行贷款。”

过去得益于深圳的高速发展,以及旧改项目的推动,佳兆业集团乘风破浪,大踏步向前。20年间,佳兆业集团已从最初的地产开发商成长为一艘拥有6个上市平台并涉足文体、旅游、航运、医疗等超20个产业的多业务板块协同的”大型企业航母“。

展望未来,随着湾区龙头地位的不断巩固,财务抗风险能力的持续强化,城市更新项目加速落地,带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在“地产+城市更新+产业”驱动企业发展的路径指引下,佳兆业集团这艘“巨舰”将实现跨周期高质量发展,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