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巨头依然是港股非常有竞争力的标的。

 

撰文/刘阳

出品/每日财报

 

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净流出之后,南向资金又开始布局港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报,内地共有864只公募基金投资港股市场,占全部可投资港股基金数量的68%,占全部权益型基金数量的28%。

 

未来,内地资金将会成为港股市场上非常有购买力的一个群体。

港股为什么有吸引力

要问为什么投资港股,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原因,便宜。

从上图可以直观的发现,港股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依然是最便宜的,具备估值洼地的属性。此外,高股息也是港股的优势,低利率环境难以出现根本性的逆转,欧洲甚至出现了负利率的情况,在国际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之下,具备确定性高股息率的资产的配置价值将被放大,港股市场自然具备可选择性。

 

除此之外,港股标的的质量也在提升。

 

2020年,共有173家公司在港股上市,其中有不少是品牌知名度词条很高的优质企业,比如农夫山泉、京东词条健康、泡泡玛特、蓝月亮等。此前港股市场上金融和地产所占的比重较高,二者总市值占到了恒生指数样本股总市值的一半以上。这直接抑制了港股的估值,而优质中概股的回归打破了昔日形成的平静,比如阿里、京东、网易、新东方、中通等公司相继登陆港交所,为港股市场注入了活力。

 

从投资者结构上来看,外资持股比例整体较高,一直稳定在 30%左右,而市值占比更加突出,稳定在 40%以上。

 

不过外资却在持续流出,2020年全年,外资净流出港股规模近1.9万亿港元,即便剔除花旗、渣打等账下托管的港股规模的变化,2020年外资流出规模仍接近6000亿港元,今年则维持了这一现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和中美关系以及海外投资市场的环境变化有关,从 2016 年以来的历史数据来看,外资净流入规模与恒生指数关联度不高。不过在外资持续大幅净流出的时间段,港股市场均面临一定的动荡或回调,但今后可能会打破这一规律,因为内地资金成为新的资金势力。

 

随着市场已连续下修经济复苏预期,决策层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要稳定货币政策预期、国债利率持续下行,而且海外货币政策依然宽松,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已在逐步释放。港股作为国内部分优质核心资产的代表,在当前全球流动性依然宽松、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南下资金中长期持续流入趋势确定的背景下,将逐步从“黄金坑中”走出,当前已进入配置阶段。

买什么是关键

主力在哪,哪里就有机会,港股也不例外,因此要投资港股,也要先知道主力资金的去向。

 

最新的数据显示,外资主要对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安踏等在内的龙头新经济股持股比例较高,另外也对包括中国平安、万科企业、中国太保、龙湖集团等在内的金融地产股具有较高的持股比例。

 

而内地资金在今年一季度抛出了银行、保险等传统行业的筹码,继续加大对科技型公司的持仓。

 

从大方向上来看,市场未来将重点关注两类公司,一是虽然当前景气度不高,但是未来有望继续环比改善向上的板块;二是当前高景气度仍将维持并有望继续向上的板块。

 

光大证券在最新的策略报告中给出了三个方向:疫情受损严重的低估值板块、出口产业链、成长类科技股。

 

在此之前,欧洲多国受疫情反弹的影响而重启封锁措施,但随着疫苗接种继续推进,发达国家疫情逐步缓解,香港也是同样的道理,出行限制逐步放开是大概率事件。前期盈利受损较为严重的行业如博彩、航空、石油石化的需求有望继续恢复。近期国际油价大涨,创下近期新高,OPEC会议主要产油国宣布维持减产政策带动油价大幅上涨,布伦特油价和 WTI油价分别涨至 67 美元/桶和 63 美元/桶,创下2020年疫情以来油价新高,基本回到2019年的水平。

 

其次,美国 1.9 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正式落地,同时大规模的基建计划在持续推进,而目前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进度明显慢于发达国家,未来中国出口产业链有望继续受益。最新的数据显示,香港的港口贸易复苏明显,相关公司可以进行关注。此外,周期核心资产仍然可期,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周期核心资产基本面改善。二是行业格局优化,周期龙头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ROE维持高位,“周期蓝筹化”特征愈发显著。

 

最后,科技型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巨头依然是港股非常有竞争力的标的。尽管近期受到反垄断的影响,但长期依然具备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外资和中资都在加仓的原因。

 

港股市场既是估值洼地,也存在“估值陷阱”,部分质地差的股票即便估值低,但也没有提升空间,对于一个成熟的投资市场来说,捡“烟蒂”是愚蠢的,希望投资者能够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