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时代,钧达股份机遇与潜在挑战并存

来源:摄图网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近日,钧达股份(002865.SZ)宣布发行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公告显示,在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18个月内,钧达股份将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上市。其发行比例不超过发行后股本25%。倘若钧达股份此次顺利登陆港交所,将成为首家“A+H”上市的光伏电池商。

而钧达股份,曾借助并购实现汽车饰件向光伏的华丽转身,解决了业绩难题。但在光伏行业的资本“寒冬”下,此时赴港上市钧达股份的挑战也还很多。

去年营收净利润双增 招股书与供应商数据存异

近日,钧达股份披露业绩快报,受益于N型产能规模大幅扩张及电池出货领先等因素,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83.97亿元,同比增长5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2亿元,同比增长16.00%,扣非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6.64%。

在部分光伏厂商2023全年业绩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钧达股份实现58.65%的营收增幅和16.00%净利增幅,看似交出的业绩答卷还算不错。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钧达股份在招股书中公布的相关数据与供应商公布的数据存在多处不一致。

来源:高景太阳能招股书

例如,2022年,高景太阳能作为钧达股份的第2大供应商,其采购金额为17.86亿元,而在高景太阳能的招股书中,钧达股份作为其第4大客户,销售额为19.73亿元。两者公布的数据相差近2亿元。

来源:钧达股份招股书

在2021-2022年,晶科能源都是钧达股份的第1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4.30亿元和20.06亿元。尤其是2022年,按照上述采购金额计算,钧达股份可以成为晶科能源前5大客户之一。然而,晶科能源2022年报显示,公司前5大客户的销售额并未有与钧达股份采购金额相一致的数据。

来源:晶科能源2022年报

这个数据差异确实值得关注。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公司的前几大供应商和另一个公司的前几大客户之间的销售额和采购额应该是相互匹配的,或者至少应该在同一量级上。

这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对公司透明度和准确性的疑虑。数据不一致可能源于多种原因,然而,无论原因是什么,这种不一致都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真实财务状况和业务表现的判断。

跨界“追光”新秀

其实,钧达股份原本主营汽饰业务,在国内汽车消费腾飞的风口及杨仁元家族的运作之下,成功崛起并登陆资本市场。

然而上市后,其业绩不尽如人意。Wind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4年下滑,甚至在2021年出现亏损。

危机之下,杨仁元的大女儿陆小红在2019年6月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开始对钧达股份业务方向做出了战略调整。

陆小红会计出身,财技了得,操刀剥离汽饰业务,跨界转型光伏电池行业。其于2021年9月收购了捷泰科技连同其子公司,原本的汽车塑料配件业务则于2022年6月终止运营。

全面转型光伏外,钧达股份还豪赌N型TOPCon技术路线。正是得益于此次收购,钧达股份实现了完美转型,成功抓住了TOPCon电池技术红利期,打造了明显的产能以及产品结构优势。

据招股书显示,钧达股份的光伏电池销量从2021年的1.8GW增至2022年的10.7GW,并在2023年前三季度增至19.6GW,而2022年同期的出货量为6.9GW。

财务方面,短短两年的时间,钧达股份的业绩就实现扭亏并大幅增长。其营收规模由2020年的8.58亿元,增长21倍至2023年度的183.97亿元,净利润由2022年的1354.64万元,扭亏并增长61倍至8.32亿元。

钧达股份切入光伏赛道后能够实现业绩的扭转,确实显示了这次跨界决策的成效。不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钧达股份还任重路远。史上最强内卷下,任龙头厂商也不敢怠慢。

扩大海外产能 前景几何?

作为N型电池市占率排名第一的行业龙头,钧达股份产能和技术优势将为其业绩增长提供缓冲,钧达股份拥有着不错的机遇,也面临着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挑战。

据集邦咨询预测,2023年,电池片全产能为1173GW,其中,N型TOPCon电池产能已达676GW,占N型电池产能的84%,且根据电池厂线9个月的扩产周期来看,大量TOPCon电池产能将在2024年正式投产。都在砸钱扩产,但终究是市场有限,钧达股份TOPCon产能优势面临被一体化厂商、跨界玩家蚕食的风险。

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钧达股份正筹谋“出海”拓宽发展空间。钧达股份在业绩快报中披露,该公司2023年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4.75%,已实现亚洲、欧洲地区客户开拓,并完成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客户认证。钧达股份管理层此前预计,2024年,该公司目标海外销售额占比超过10%。

而此次IPO的募资也将用于高效电池海外产能建设、建立并加强公司海外销售业务及分销渠道、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不过,尽管海外的发展机会巨大,但出海面临的风险隐忧仍不可忽视。

毕竟,走出国门之后,于企业而言,运营模式、供应链搭建、渠道都将面临全新挑战。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相比国内高出数倍的建厂成本等,都是对钧达股份远赴海外的严苛考验。

总之,尽管钧达股份在光伏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不容忽视。因而,在这条不可停歇的赛道上,继续加码提升其在光伏电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是钧达股份接下来不可退却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