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三面受敌”,大股东、基金已连番减持。

文/每日财报 楚文

5月28日,比亚迪秦L正式上市,搭载第五代DM-i技术,NEDC亏电油耗最低百公里仅2.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达到2100公里,起售价仅9.98万!这让本就充斥工厂停产、裁员信息的汽车行业更加不平静。2023年锂电单车成本下降以来,新能源车企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车企们纷纷在提升三电系统性能的同时,也不断在价格上进行内卷,力图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比起三电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直观易用,高度事关客户便利、舒适、安全的乘驾体验,自然成为车企发力的重要方向。

德赛西威作为智能座舱域控、智能驾驶域控头部第三方供应商,得益于提前卡位英伟达和造车新势力,过去5年来公司充分享受了汽车智能化盛宴,即便是在车企掀起价格战的2023年,公司仍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9.08亿元,同比增长46.71%;归母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增长30.57%,是妥妥的赢家。

然而,在这份亮眼成绩背后,却也隐藏着公司主业依赖少数客户,应收账款与存货逐年攀升、毛利率承压等隐忧。同时,随着主机厂疯狂内卷降成本时代来临,在行业竞争激烈,业务前景不确定的背景下,德赛西威已然“三面受敌”,公司大股东和基金也早已躁动,并多次在二级市场进行减持。

卡位英伟达和造车新势力 股价最高涨幅将近9倍

德赛西威的前身“中欧电子”成立于1986年,主要经营传统汽车电子,如音响导航系统、仪表盘和空调控制器等,飞利浦、西门子、大陆集团都曾是公司的股东,几经发展到2007年德赛集团完成外资股份收购,成立了德赛西威。2010年以来,汽车进入千家万户,也带动了汽车电子行业爆发式增长,凭借德系技术积累和丰富客户资源,德赛西威赶上风口,一跃成为众多车企导航音响系统供应商,并于2017年登陆资本市场。

上市后,德赛西威将绝大部分的募集资金投向汽车电子智能工厂、车联网集成项目。2018年,德赛西威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车联网作为三大业务群,加速向智能化聚焦,尽管2017年-2019年公司营收增长放缓,甚至略有下滑,但德赛西威开始为理想等造车新势力提供车机系统和显示屏。2019年公司为理想ONE首度量产了第一代供座舱域控制器。理想ONE之后,德赛西威开发了基于高通 8155芯片的座舱域控,搭载于理想L系车型等,基于瑞萨M3芯片的第二代座舱域控平台,拿到了奇瑞瑞虎8PLUS的订单。在智能驾驶领域,德赛西威复刻了座舱业务打法,2018年德赛西威成为英伟达自动驾驶Xavier 芯片全球六家合作授权商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家中国公司。2020年,搭载Xavier芯片、德赛西威智驾域控制器的小鹏P7顺利量产。提前卡位英伟达和新势力,德赛西威获得了先发优势和快速量产经验,到2020年英伟达推出了更高算力的Orin芯片时,德赛西威成为造车新势力、传统汽车厂商落地高阶驾驶方案绕不开的选择。

注:图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

2023年下半年新能源新势力车企的交付开始爆发式增长,并延续至2024年。这一时期,多家新势力车企如蔚来、理想、小鹏等纷纷实现了交付量的快速增长,并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提高以及新势力车企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期间也离不开德赛西威等一众供应商助力。随着理想汽车销量大爆发,德赛西威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惊人的47.70%、43.99%,从2020年起股价最高时更是足足涨了八九倍。

主机厂疯狂内卷降成本 “中间商”德赛西威很受伤

在汽车行业,当前主机厂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降低成本,纷纷采取了降价、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快推出新车型等措施。这些措施对于任何一家汽车供应商来说,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其中也包括德赛西威。德赛西威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大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另一方面不得不面临下游车企降低价格、延长账期的要求。此外还面临因下游客户采购规模下降,上游芯片、原材料要求提价的可能,这无疑增加了公司的经营压力。

注:图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

德赛西威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也呈现出攀升的态势。数据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从2020年的19.27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71.68亿元,存货也从2020年度的较低11.01亿元水平上升至2023年的32.60亿元。这两项指标的上升,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也对毛利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德赛西威的毛利率在近年来呈现下滑趋势。尽管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生产效率、与车企合资绑定等措施努力降低成本,但单车价值、毛利率的下滑仍然不可避免,智能座舱毛利率从2021年24.60%下降至目前20.44%,智能驾驶业务下降至目前16.22%。单车价值、毛利率的下滑不仅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加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此外,德赛西威还面临着来自其他供应商的竞争压力。在汽车电子领域,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和投入研发,争夺市场份额。为了赢得订单和市场份额,供应商之间往往需要进行价格战和品质竞争,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公开招标,招标的后果就是降价、降价、再降价,也给德赛西威带来了更大的经营压力。

上游要讨好芯片厂商,获得更多开发支持和采购优惠,下游时时刻刻要靠主机厂商销量带动自身增长,毛利承压利润空间被挤压,当前竞争环境对德赛西威极其不利。德赛西威内部人士也曾公开表示,公司能想到最坏的情况就是沦为代工厂。这种悲观并非毫无依据,在英伟达Xavier 芯片阶段,德赛西威尚在为小鹏P7供应智能驾驶域控器,英伟达 Orin芯片发布后,小鹏自研智驾域控制器和底层软件,而德赛西威只负责代工。

行业竞争加剧 大股东、基金已连番减持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2023年,智能座舱域控供应商中,德赛西威的装机量超过60.1万套,是市场份额最大的第三方供应商。智能驾驶域控市场中,德赛西威拿走了中国市场25%的市场,除代工厂和硕、广达外,排名第一。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一领域,加剧了市场竞争,智能座舱域控、智能驾驶域控成为各路厂商必争之地,德赛西威已然“三面受敌”。

首先,与德赛西威同为Tier1的厂商,已经加快从传统零部件向智能化转型,在CES 2024上,博世就已经全球首发新型跨域计算平台,采用高通最新一代Snapdragon Ride™ Flex SoC,以支持在单颗SoC上同时运行众多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功能,包括自动泊车、车道检测、智能个性化导航、语音辅助、驾驶辅助功能,该跨域融合方案能够降低跨域间的通讯延时,进而提升座舱交互体验,相比2颗SoC、2套控制器的分离式舱驾融合方案,总成本至高可降低约30%。博世在中国已拥有300个ADAS项目和近70个智能座舱域控项目的量产和开发经验,可以预见的是,高质低价的解决融合方案可以夯实客户合作,这也意味着德赛西威的获客成本和难度进一步增加,且关键客户也存在流失风险。

其次,国内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厂商、跨界厂商也在智能座舱上发力,如均胜电子,其智能座舱业务涵盖了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座舱智能物理控制器等软硬件一体产品,客户涵盖了大众、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福特等全球头部车企,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又如京东方精电,自2020年起,京东方精电与小鹏汽车建立合作关系,并相继推出12.3英寸、14.96英寸及15.6英寸等多种尺寸规格的仪表盘、中控屏幕以及定制化的显示总成解决方案。不得不提的是,还有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百度Apollo、大疆车载等均在主机厂得到大量订单,也将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三是车企本身既要差异化竞争优势吸引客户,又要垂直整合降低成本获客,因此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域控越来越成为竞争关键时,车企倾向自研或会直接砍掉供应商,以此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和降低成本。如比亚迪,秦L搭载的最新DiLink智能座舱车机系统、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均为其自研,也是秦L敢定低价的原因之一;又如小米直接入股博泰车联网、昆山睿翔讯通通信和追锋汽车(车载音响和车载声学系统)等公司,包圆智能座舱企业早期融资,只为打造自身的生态,还有一批车企已经开始走在自研的路上。于德赛西威而言,过去和理想汽车等合作的越成功,其打入下游车企竞品车型的供应链就越困难。

注:图表数据来源于理想汽车,该图表显示理想汽车4月销量减去销售不及预期的新车MEGA销量,L系列几乎没有增长,5月销量减去刚上市L6销量(15000辆),L7-L8-L9系列销量已经同比负增长。

注:图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

德赛西威目前营收利润超过7成集中在智能座舱上,超过9成的营收利润来自国内,尽管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也进行了积极的研发布局和投入,并尝试拓展海外业务,但成效并不明显。而智能座舱表现与下游配套车企直接相关,倘若国内下游关键客户在新能源汽车竞争中掉队(如理想MEGA不及预期、L系列今年销售疲软),亦或如博世、华为车BU等厂商高质低价竞争抢走现有和潜在客户,都会给德赛西威带来巨大打击。公司现在的成功是源于过去的变革,但智能汽车市场日新月异,无论是公司的竞争对手、还是公司下游客户的竞争对手都纷纷崛起,汽车更新换代时间以月计,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

公司要维持增长,无非一是提高单价水平,或拓展更多客户获得装机量,在当前新能源汽车极度内卷环境下,二者是十分矛盾的。这个道理,似乎公司大股东、小股东、管理层都早已明白,于是纷纷加入二级市场减持股票的行列,2021年起代表公司管理层的持股平台就开始减持;2023年在大股东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动辄上千万股的减持下,公司股价几乎腰斩至今没有止跌迹象;2024年又抛出减持计划,基金也纷纷选择减持公司股票,当内部的持股股东都着急兑现二级市场收益时,那么又有谁来关心公司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