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再创新高,长跑能力强的公司更受青睐。
文/每日财报 杨悦 

2022年一开端资本市场就在“惊喜”和“惊吓”中横跳,2021年也是如此。这一年,疫情新增病例仍零星突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升上游企业成本,“双碳”目标对产业的影响不断深化,“宁组合”异军突起,热点板块快速轮动。数据层面,去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年分别上涨4.8%、2.67%、12.02%,但沪深300、上证50分别下跌5.2%、10.06%。 

震荡分化、风格切换的行情之下,基金公司的专业能力更受投资者认可,继2020年底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后,2021年底公募基金总规模再破25万亿元,主动管理能力突出、经受市场长期考验的基金公司更收获基民们的“芳心”,实现业绩与规模双突破。

公募规模创历史新高 非货基金规模大增4成

近年来,公募基金持续释放赚钱效应,吸引新投资者、新资金不断流入。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突破25万亿元,其中,非货总规模高达15.91万亿元,同比增长33.46%。

 

不过,行业整体规模的增长具体到各家基金公司并非“雨露均沾”,而是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投研能力强,长期业绩突出,打中投资者需求的基金公司才能获得基民们认可,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如工银瑞信便在2021年实现了规模指标新突破。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工银瑞信公募基金管理资产净值规模达8072.7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36.53%,其中,剔除货币和短期理财的公募非货规模达4606.9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1364.57亿元,大增42.09%,两项规模增速均超行业增速,且创下了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一度跃升至行业前十。

 

分基金类型来看,工银瑞信也是多点开花,亮点纷呈,同样来自银河证券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公司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达1859.6亿元,规模同比剧增54.84%,位列行业第8;债券基金规模为2159.34亿元,同比增长23.42%,位列行业第7。

 

此外,工银瑞信旗下指数基金表现也不错,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指数基金规模为357.51亿元,是全市场前20强,公司整体发展再上新台阶。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工银瑞信过硬的投研能力不仅得到了基民认可,也得到专业人士的认证,多只基金经过严格筛选进入FOF基金的投资组合。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末,工银新金融共被19只FOF基金持有、工银金融地产C被9只FOF基金持有、工银金融地产A被7只FOF基金持有,工银生态环境、工银前沿医疗C、工银双利A则被6只FOF基金持有。

权益、“固收+”基金业绩优秀 14只去年回报超20%

规模大幅增长的底气,源于工银瑞信旗下基金持续优秀的业绩。

 

权益基金方面,海通证券的一份排行榜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工银瑞信近一年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为13.68%,位列权益类大中型公司第二。

 

具体来看,2021年工银瑞信14只(不同份额合并统计)权益产品净值增长率超过20%,其中,工银生态环境、工银新能源汽车A净值增长率均超55%,分别达56.68%、56.12%,与同类基金相比,这一业绩也称得上优秀,Wind数据显示,工银生态环境2021年的业绩在数据可查的1721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7位;工银新能源汽车则在数据可查的4211只混合型基金排名前2%。

 

此外,去年工银物流产业、工银新兴制造A、工银新材料新能源、工银国家战略主题等4只基金表现也不错,净值增长率均超30%。

 

将时间维度拉长发现,工银瑞信的长期业绩尤为突出。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工银瑞信近两年、三年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分别达106.93%、207.15%,均位列权益类大中型公司首位,其中,近三年工银瑞信有41只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收益翻倍,31只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100%。

 

固收类基金来看,仅2021年,工银瑞信旗下就有工银可转债优选A、工银银和利、工银可转债等7只“固收+”基金年度涨幅超10%,其中,工银可转债优选去年涨幅更是高达22.79%,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

 

长期来看,截至2021年末,工银瑞信旗下“固收+”基金(不含2021年成立的新基金)成立以来均实现了正收益,平均年化收益率达6.18%,其中,工银添颐债券作为长跑逾10年的老牌“固收+”基金,成立以来年化回报达10.23%,实力出众。

 

优异的业绩与工银瑞信长期深耕投研、注重保护投资者权益不无关系。作为国内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旗舰,工银瑞信坚持“专业为本”,构建了全面、高效的投研体系,特别是在公司发展的理念上,工银瑞信将投资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