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基金在绝路之处能否重生,值得期待

出品 | 每日财报

作者 | 王慧敏

过去的一年对于成立了16年东吴基金来说,是成长路上“最大的烦恼”,因重仓持有违约债券“16信威01”导致规模大幅缩水;并因业务违规,遭6个月整改,因此错过了2020年公募基金大年的春季机会。

近日,沉寂许久的东吴基金却动作频频,继公司5月底整体搬迁至陆家嘴瑞明大厦后,东吴基金成功引进了公募界大佬原中银基金投研核心人物陈军,并陈军已于6月1日走马上任。

作为一家以权益类基金闻名却在公募基金大年“吊车尾”的老牌基金公司,如今正在新任总裁邓晖的掌舵下大刀阔斧改革,力求重回昔日江湖地位。一边大力整顿人事,一边吸引优秀人才汇集,开启公募的市场化运作,可谓绝境之处重生值得期待。

低调迁址,引进人才

作为一家资深老牌基金公司,如何才能走出低谷,在当下行业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无疑是摆在现任管理层面前的一道考题。

去年11月,东吴基金进行了第四次换帅,也是该公司第一次选择从外部引入高管,由券业大佬邓晖担任总裁。他曾任长江证券、中泰证券、德邦证券等多家券商总裁,此番从效力近30年的证券行业转战公募基金行业。

据悉,邓晖曾因大刀阔斧改革和“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魄力而闻名业界。有业内人士评价:“邓晖的加盟,会吸引优秀的人才汇集,公募的市场化运作,符合他的风格。”

目前,东吴基金已正式搬迁到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瑞明大厦新址,在低调的搬迁仪式背后,更引人关注的是该公司的人才布局。

据媒体报道,原中银基金投研核心人物陈军已于6月1日到东吴基金走马上任,一起到任的还有原中银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裁邬炜。而早在一个月前,中银基金投资经理刘浩宇作为陈军的“先遣部队”已经入职。

《每日财报》注意到,陈军此前是中银基金执行副总裁,于今年2月辞职,早年还曾担任过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部项目经理,2004年加入中银基金后历任基金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执行总裁等职。

在中银基金,陈军可以称得上是权益投资的金字招牌,首屈一指的投研灵魂人物,也是不可多得的管理型人才,拿过的奖项更是数不胜数。

Wind数据显示,陈军在中银基金管理的偏股型基金中银收益在他任职的13年又139天里收获了554.64%的累计回报,年化收益率达15%,期间更多次荣获三大报颁发的“金牛基金奖”、“金基金奖”、“明星基金奖”等。

随后,东吴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渠道部负责人也纷纷到岗。东吴基金精兵强将的整体格局已然成型,陈军无疑是一字划开的人事棋盘上的主心骨。据知情人透露,券业大佬邓晖换道公募以来,目前已经完成了搬家和换血两件大事,这也可以称是东吴基金历史以来很大的动作。

重振旗鼓,有望再次出发

当前公募产品数量破6000只、规模达14万亿,行业竞争白热化,“马太效应”越发明显,虽然爆款基金频现,但落后的中小型公募举步维艰。

东吴基金过去也曾以权益投资闻名业内,但后来发展陷于停滞,规模业绩掉落到“中小基金公司陷阱”。现在的行业生态不同于过去,规模和业绩的局限,会阻碍业务发展机会,新增量难以实现,存量也难以维护,渐而进入“死循环”若再出现一些风险事件,受监管处罚,那真是雪上加霜。2019年,信威债踩雷、北京黄金、募集业务被暂停等一系列问题,公司利润亏损,东吴基金一样没落下。

为改变现状,东吴基金从整顿人事和加强风控内控下手。据《每日财报》了解,去年12月至今,已有杨庆定、付琦、朱冰兵和戴斌四位基金经理先后从东吴基金离职,此前他们有的管理固收类产品,有的管理权益类产品。

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所管理的基金产品在他们管理期间长期收益不佳,在同类基金产品中排名严重落后,甚至倒数。其中,杨庆定更是东吴基金去年“暴雷”的直接责任人。

今年二季度,东吴基金重点完成了整改,重新恢复了业务,赶在了4月16日成功进行了新产业基金的二次首发。相信随着公募行业大佬级人物陈军正式加盟东吴基金,或将给东吴基金投研注入新的活力。

“在科创板和注册制的背景下,中国正迎来大资管时代,这将给公募基金市场发展带来巨大机遇。陆家嘴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更是上海经济功能新片区的黄金角。”东吴基金总裁邓晖在乔迁典礼上的这番话或许可以解释公司搬迁背后,主动拥抱行业变革,融入时代潮流的战略布局。